這是為聯合文學所採訪的一篇稿子,是個跟武俠有關的故事,登載於聯合文學7月號
吳龍川:拳入丹田氣蓋山;掌心運外化大同
吳龍川,一顆文學創作的新亮星,在兀自發光了十年之後,作品《找死拳法》獲頒溫世仁基金會所創辦的明日工作室之第一屆武俠小說首獎,才讓他的創作正式為世人所知。來自馬來西亞的吳龍川,在那兒形塑了開闊的人生態度,而成就了他昂首今日的武俠人生。
方駐足咖啡館門外,等待今日主角吳龍川之時,即刻便發現了於約定時刻來到的他,遠遠地由步伐看上去,吳龍川就像是個充滿理想的大學生,合身衣著襯著他結實修長的身材,加上炯炯有神的雙眼,讓曾耳聞他是練武之人的這個說法,不禁自腦中滿溢而出,心中暗想,等會需要也把這個問題列入訪綱之中。
深入與吳龍川對談後,則令人感受到他成熟風趣的一面,問道作品中的「找死」二字從何而來,他爽快答著:「就是這麼蹦了出來」,我心中忖著,果然是作家氣息,靈感總是霎然降到,而他作品中的創意與文字工夫,更是讓讀者有出乎意料的驚豔。
詳問他為什麼獨鍾情於武俠創作,吳龍川表示,這是因為對死亡這件事感到興趣所致,他說:「我是從十七歲開始對死亡感到好奇的」,而這樣的好奇並非來自現實生命中的摯痛,反倒是由閱讀武俠所出現的。武俠小說不免有著許多生死廝殺,但是吳龍川卻看清死亡之後所體現的真義──自由,他幽幽地說:「克服死亡,才能達到另一個境界」,語畢又言:「積極的進取、徹底的放下,這就是真自由」,正值壯年的吳龍川,已對人生的思索超乎自我年歲,無怪乎作品得以展現純熟的風格,與圓融的觀點,更讓讀者開卷後便不忍將卷離手。
《找死拳法》在正式參賽後,僅花數月就書寫而出,令人聽來驚異,但實際上,武俠的氣與神,早已深刻烙印在吳龍川的靈魂之中,他取出一本本的手寫筆記展示於我,上頭除了密密詳載了寫作靈光乍現的每一刻,也點滴記錄了書中將涵括的人物、門派、重要情節等,這些著手書寫正文前的工夫,全以娟麗字跡整理在筆記本中,讓我望著眼前深為武俠所迷的吳龍川,明瞭到世界在他的眼中絕對反映出特殊的角度,是一種以俠義精神心領神會的修行高人世界。
吳龍川提到,武俠小說各門各派的作家是各擅勝場,有些精采在人物樣貌或劇情展開;而有些著墨在功夫描寫,至於梁羽生、金庸之後的武俠,幾乎都把焦點集中在主角,而主角最後練成祕笈,成為一號英雄,即使如《鹿鼎記》的韋小寶雖然不會武功,但是仍能自憑著個人手段步步邁向成功,仍揭示著某種程度的英雄主義,這些生動的人物篇章,在在展示著俗世少有的快意恩仇與泰然自若,都是武俠之所以引人入勝之處。
《找死拳法》接續在多位武俠大師的筆下,吳龍川試著在人物及情節雙雙開創新意,因此非常創新地兩部方式來呈現──順寫與逆寫。閱讀《找死拳法》時,讀者將以雙封面一左一右來漸次進入吳龍川的武俠世界,無論先看順寫或逆寫,皆悉聽尊便,順寫的少年主角為了畫中的姑娘而開始練「找死拳法」卻不自知,接著鋪陳出少年的命運;逆寫的主軸則在拳法祕笈的出現與姑娘的真正身分,兩部接次讀來或許不能察覺出相互關係,但最後章節則將故事兩端交會於一線,可說是順寫武術、逆寫人性,評審甚至讚言將吳龍川比之古龍,其中可見《找死拳法》精采性不容小覷。
說起話來不急不徐的吳龍川,談著自己創作背景的成長過程時,說道:「我從沒想過馬來西亞的成長背景與我作品間的關連性」,他思索一下,續言:「但是最近逐漸發現這項因素,的確造成了我的與眾不同」,在雙親開放的教育方式下,家中共十二個兄弟姊妹互相提攜,排行第十的吳龍川,自然而然隨著手足來認知這個世界。小學時候跟著兄長學打拳、看香港來的武術雜誌;或是坐在姊姊腳踏車後座邊讀漫畫邊回家;還有徜徉在鄉間的自然風物裡等等,都是吳龍川珍貴的童時記憶。身為住在馬來西亞的華人,他自然而然喜愛閱讀中文書,而在大馬能接觸到的都是來自台灣或香港的書籍,種類幾乎以武俠、愛情等小說為主,到了國中時期已經看畢三百多部武俠作品的他,開始也看近代文學作品,因此不曾到過台灣的吳龍川,對於台北的想像端賴書寫在余光中、席慕容等作家筆下的那般唯美恬靜,他還不忘幽默地表示:「讀大學時來到真正的台北後,心裡覺得實在有些落差」,瞬間將認真的訪談氣氛,變化成眾人的串串笑聲。
深為文學陶冶的他,在逐步涵養著對中文的熱情同時,也不斷地朝各方面探索,讓他對這世界總保有著焦點與高度興趣,吳龍川笑言:「或許的確因為大馬的多元文化環境,讓我現在對任何事都樂於學習與接觸吧」,也正因為時時刻刻都敞開對世界的心眼,吳龍川的文字裡真切地傳達了他對生命的觀點,即是體現於「俠義」二字,他細細解釋「俠義」應為一種無我的態度,復加上大我的精神,真正無我的人,也才具有圓融的處世大智慧,而在廣大普世裡,凡有能力之人願意幫助沒有能力之人,都算是「俠」、是所謂的「英雄」,當這個社會的「俠」能夠多一些時,理想性的大同世界也能儼然成形,然對於武俠文學而言,大同是武林世界交替更迭的一部分,因為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雄復現、俠義不死的傳奇,永遠在各個世代被歌詠;傳唱著這隻屬於華人文學特有的歌。
相片熱情贊助:許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