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社區的先鋒: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專訪


夜幕低垂,月光灑落桃米社區的「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



《台灣工藝》第31期──「工藝深角度」

生態社區的先鋒: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專訪

圖片及部份資料提供: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New Homeland Foundation

前言: 廖嘉展,一位持筆有勁,文風颯颯的有志人士,要用自身的禿筆來形述出真切的廖氏風雲,恐是力有未逮,幸好本刊已與董事長相約半年後的再見稿子一篇,屆時他將以最貼近自己的聲音,為本刊讀者捎來新故鄉即將幻化新生的美麗成果。而在這個較早的當下,我們仍希望由旁觀的角度,為讀者刻畫出廖嘉展專注於社區再造的身影與風采,希冀本文能以充足的觀點書寫出屬於他及埔里的點點滴滴。



■就這樣留下來了
 在台灣的南投埔里,有一群人默默地做著永續生態的工作,不求名利,一切只為了這個地球上的明天可以更美好,擇善固執的精神讓人為之動容,其中著力最深的,莫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絕對是當仁不讓,他對於這塊土地所作的種種,詳細了解過後,不禁令人感佩。久聞桃米社區的大名,知道背後推手是新故鄉基金會,當中的靈魂人物可屬董事長廖嘉展,然而對於埔里付出無限心力的他,卻並非來自當地。其實廖嘉展是雲林人,跟一般的市井小民一樣,學校畢業後就在台北大都會裡打拼,而故事的一切源頭,就從他任職於《人間雜誌》時碰觸到的社會議題開始。
在工作中漸漸接觸到弱勢族群的議題,由是,廖嘉展對台灣的社會理解,也就愈埋下一步步深入的斯土行腳,充滿人文味的廖嘉展,遙想從前說著:「這期間我注意到,即便台灣當時已處在戰後四十年的時間點中,但是整個社會仍有著一直未被注意及討論到的族群及議題,這些持續存在於社會的問題,多數人的態度是眼不見為淨,這些真實憾人的現象更從未消失,讓我深感受到,若希望改變一個社會,真真切切地是非常困難」。
 也因為在《人間雜誌》工作時的專題之故,民國七十八年時,廖嘉展為了仔細進行了濁水溪的水文史研究,而來到了埔里這個地方,跟著一點一滴益發認識埔里,到最後與妻子也就是現在新故鄉執行長的顏新珠女士,於七十九年底時決定定居在埔里。就是因為選擇上了這條遠離都市的路,廖嘉展非但沒有隱匿於塵世間,反而慢慢結識了一群聲息相通的同好,也因此更加強化了他任職於人間時的初始想法──能夠改變令人失望社會的機制可以為何?所以在志同道合的同群人裡,廖嘉展就在埔里留了下來,思索著可以讓社會更好的每個方法。

■步步行腳累積今日
在人間工作時的廖嘉展,練就了對社會觀察的敏銳雙眼,也磨利了對於議題的思惟及觀點,與有心於社區關懷的友人們為伴,他積極地希望為社會善盡一份力量,更希望能投射出一些好的影響。離開台北的廖嘉展,為了維持家計,於是在埔里開設一間國術館,聽至此,不禁好奇地追問董事長,怎麼如此多才多藝,廖嘉展笑著回答說,因為父親是中醫師,所以他自小就耳濡目染了這方面的專業知能,而在必要的時機還可以賴以維生,讓他懷抱著對土地的熱情與夢想,可以在這兒繼續堅持下去。
就因為長期在埔里深耕,廖嘉展逐漸以自己的這個小天地,拓展出這兒的天空,以理念會友,漸漸地結識許多同樣關心生態與環境的愛地球朋友,讓他的生態工作越做越有心得。民國81年,天下雜誌殷允芃老師來到埔里,恰好結識了在地方文界人士中已小有知名度的廖嘉展,「感謝殷老師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成為雜誌的駐地特派員,因此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深入這裡每個角落,探索並發掘不同的故事」。
緊接著在民國82年,雲門舞集的負責人林懷民,帶團回到自己故鄉新港演出時,深感到土地與人及文化的密不可分,於是希望進一步發展新港地區的地方深耕,因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知道了廖嘉展這個人,便希望邀請到他來一起加入,廖嘉展也因為林懷民老師的一句話,二話不說就投入了嘉義新港的社區發展事務,在新港的時間裡,廖嘉展對新港進行社區運動觀察,不僅寫成了《老鎮新生》一書,也同時出任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忠實記錄了這段工作的點點滴滴,藉由觀察新港的社區營造,廖嘉展開始從過去記者時期以筆批判,漸漸轉變成親身積極參與發展事務,而奠下他對社區營造的新里程碑。就在民國85年,廖嘉展認為他在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工作,可說已宣告階段性完成的同時,他於是回到了埔里,此時的他,蓄積了比從前更多的能量,不僅要字句記錄,更要重新對這塊土地展開關懷,依循著自身的理想做最愛的社區大小活兒。


■921後,揚夢出發
民國88年的9月21日凌晨,臺灣人的記憶有著共同的裂痕,這條裂痕,深深淺淺地烙在不同地區人的心底,這當中的極深震撼,尤屬南投埔里,她的全半倒戶數居全台災區之冠,整座市鎮面目全非,居民用臨時的居所漸漸安頓好日常生活後,埔里的重新建設,才是真正重頭戲的開始。
面對這場巨變,廖嘉展並沒有頹喪嘆氣,反而是開始積極地整合各處大小資源與有心人士,迅速投入重建的規劃,雖然在官方的力量上有著一支規劃團隊也在進行,但是因為團隊沒有深入與埔里當地的團體及居民做互動,因此花費了許多力氣卻難以提供埔里人真正需要的,這讓廖嘉展不禁更迫切地想要積極投入,用在地人最懂的方式來讓埔里快點甦活起來,成立於同年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立刻結合了耕藝藝術協會、淡江建築系、都市改革組織一起攜手將埔里規劃成最符合居民希望的面貌與功能。
為此,廖嘉展感到921帶來的,不是只有傾倒與消弭,其實這場地震,更激發了埔里人同舟共濟的心,一起現身為自己的家園貢獻心力,廖嘉展表示,一個社區的總體營造不應該只有大計畫與綱領,而是應該有著大大小小的事件累積,方能形塑出嶄新的面貌,「鄉親們更可以藉由共同的打拼,努力為生活在土地上的大家,打造出可以永續生活的空間」廖嘉展這麼說。
廖嘉展同時也認為,重建不僅是回到過去的樣子,而應該是計畫出嶄新且更適合這塊土地的樣貌,對應到埔里地方來說,應是營造出擁有自然生態,與便利生活需求的小都市生活,同時讓各樣產業皆能於此蓬勃發展,讓居民皆能深深為此認同,並更願意維護當地珍貴的自然資產。
擔任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廖嘉展,希望能藉助新故鄉的力量,讓埔里的重建工作可以走的更順更深,新故鄉除了學習日本震災後的各式重建精神與方法,更規劃了多項可供當地居民參與的投入工作,例如發動婆婆媽媽們的力量,起而投入做義工,照顧起忙於重建工作人的周邊大小事,讓社區的重建規劃工作可以做的更有效率,或是設立中心,讓居民的農產品或手工藝品可以透過經濟活動在此交流及拓展,諸此舉動皆可以間接活直接地幫助起社區的重建工作。

■這份美好且令人期待的明天
在廖嘉展帶領之下,新故鄉為了埔里地區的社區重建可說深切投入不遺餘力,推動了在桃米以民間團體自發力量的重建工作,共包括了二十項願景,項目內容皆十分具代表性,同時深具意義,仔細研究更能理解新故鄉在埔里的作為:
(1)建立盆地綠色網絡,讓當地孩子能優游其中:在盆地中心建造「綠脈」,或稱「綠手指」,成就完美的綠化環境。
(2)延續歷史經驗,創造豐富水環境。:重新整理早期的灌溉水圳,結合日常生活並融入觀光資源。
(3)善用「花」資源:溫差甚大而適合植花的埔里盆地,必運用這項得天獨厚條件使當地更美,更帶動農業升級。
(4)建立社區自然步道與解說機制:埔里豐富的自然條件可輕易規劃出多條自然步道,除了可供認識環境,更能培養對鄉土的情感。
(5)造街運動讓舊街新生:受到震災影響,原有之市鎮街廓須重新計畫,才能符合現用。
(6)集中興建新行政中心,扮演重建指標:原有行政機構傾頹,應尋覓新基地並透過完善的設計來使地方行政功能恢復,並健全民間重建之信心。
(7)建立自行車網,推廣區內自助旅行:埔里的地勢平坦,極便利於騎乘自行車,建立網絡除了能親近自然,也能串連社區,推展觀光旅遊。
(8)興建埔里運動公園:原有之運動場已受地震損壞,應善選一適合新地建設之。
(9)引導街屋重建:由於六分之一的災區街道皆須重建,若能整合重建風格,則埔里地區的主體性則能更顯清晰。
(10)實驗林可改造為林間藝術市集:中興大學實驗林可說是市街內唯一的大型綠地,應可結合當地蓬勃的藝文活動,形成藝術市集,將有助於地方發展。
(11)建構村間便利綠色道路網:原道缺乏通盤規劃且寬窄不一,基金會希望重新整合並注重綠意功能。
(12)改善市容提升環境全意識:期望將市內招牌統一規劃,除可建立居民的環境意識外,也能培養關心都市景觀。
(13)充實公共設施:相較之下,外圍聚落的建設常遭忽視,須重新審視資源分布不均導致發展不同步的社區問題。
(14)修整景點再造舊城意象:「大埔城」的歷史應與當代一同並存,故古蹟的再造工作不容小覷。
(15)新建埔里博物館:原鎮公所位置深具歷史意義,應整合相關文物建設成一博物館。
(16)尊重族群生活:原埔里即是多族群的聚落,當設置各群之公共會所以延續不同風土文化。
(17)重視安老機能:由於社區特性使然,本區老年人口將達十分之一,故完善規劃養老機制必為當務之急。
(18)暨南大學在地化:有地利之便之暨南大學可配合埔里當地漸趨豐富之人文活動,多方發展「生態學院」之建立,為當地提供深入學習之功能。
(19)產業聯盟推動觀光:計畫發展觀光諮詢中心以整合境內多樣的旅遊資源,可望更便利觀光產業之系統化發展。
(20)發展花卉觀光產業:讓花農參與「花卉市集」,吸引觀光人潮外,更將振興產業並推動花卉文化。


■建設路漫漫
廖嘉展說,在政府與民間多年的推動下,全台對於文化產業的概念事越來越普及,很多鄉鎮也都有投入進行,假日也能見到辦了一場場的活動,但是其實仔細審視,仍能發現其中體質尚屬脆弱,因為社區營造工作是需要慢行與細琢的,也正如文化的氤蘊並非短期就能達成,實屬一項長期抗戰。
廖嘉展藉以實現埔里地區社區總體營造最深切的地點,就是桃米社區,對此,廖嘉展說:「這是個貧窮之地」,而面對天生體質並非優異的桃米,廖嘉展感覺到責任更大了。其實桃米是有著深遠歷史背景的,在百年前,魚池一帶的居民因為缺乏米糧,所以總是需要長途跋涉來到埔里購買並挑回,而桃米就位於路途的中道,是挑夫們的歇腳處,故得此名。
而埔里盆地早期交通十分不便,由埔里到魚池僅有人力可行之小徑,於是在日治時代,桃米地區的富農黃姓兄弟向政府申請開路,之後又從國外訂購大小汽車,經營起客運公司,這項當時花費天價舉動,造就了今日中潭公路埔里到魚池一段的先聲,對於當地的經濟與產業貢獻可謂十分驚人…因此桃米在過往的歲月中,沉澱了許許多多的風土軼事,是座頗有古味的小地。
發掘到如是的桃米過去,廖嘉展認為桃米的未來也必有豐富的發展,在進行著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中,他同時堅信一個理念:「要讓在地人有機會發展」,有這麼一個想法完全是因為想真正幫助居民有永續發展的機會,之後在新故鄉基金會的規劃下,許多學者專家紛紛被邀請到桃米來進行完整的鄉野調查結果,讓所有人發覺到這裡其實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廖嘉展說:「我們甚至還發現獨特的蛙類品種」,這一切資源都讓新故鄉決定讓桃米以生態立村,「我們希望規劃以生態旅遊的方法,讓外來客進入到這兒除了能刺激當地發展之外,還能讓桃米的經營可以更長遠」,廖嘉展徐徐說出他對桃米的企盼。

■全方位的生態村規劃
廖嘉展接著表示,無論是民宿、餐廳或是各樣的觀光業,其實都是由不同的層面來促使桃米的生態村計畫更加完備,讓桃米可以建構一個全面性的生態課程,因此新故鄉創建了生態工坊,娓娓道來或許感覺輕鬆,但實則不然,廖嘉展說:「投入桃米的建構是非常辛苦的,可說是舉步為艱,因為一項事業的推展,到頭來勢必將走上產業化的軌道」,他話鋒一轉:「但是這何嘗是件簡單的事?」
就因為充滿了不簡單,桃米社區在創建時也遭受到許多的不被看好的輿論,以及諸多的困難,廖嘉展說:「當初主要可以分為四方面的意見,首先就是當地許多長輩都對生態計畫存疑,無法相信這個美好的想法能夠實現;其二是基金會組織一旦開始運作時,要如何讓公共化的機制順利進入」,他繼續接著:「再來是組織的問題,以大部分為義工組成的基金會來說,人才的培養十分艱困;其四一樣是『人』的問題,在社區工作裡頭,人力的缺乏一向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而這些組織營運的問題,廖嘉展其實在新港做社區工作時就已經遇到過,他打了一個比方:「921的時候,房子倒了一半,這是天災的關係,但是繼天災之後的人心,卻才會是最令我灰心的部份」。在投入重建過程的工作中,廖嘉展時時親眼見到許多複雜的人性,雖然因而心寒,但是一路上也遇過的許多人性光輝面,同樣是令他難忘終生、點滴在心頭,廖嘉展說:「因為所有的一切我都身歷其境,因此這種種,全都構成我這輩子無法忘卻的記憶」,這可以說是他在做社區工作時的學習,也是一次次寶貴的經驗。

■新故鄉的運作
廖嘉展提到,新故鄉基金會主要營運的事務是為桃米社區進行區域性的網路系統,而桃米社區的內部運作,則是社區自行處理,唯有運用這樣的機制方式,才能讓兩種力量互有相補,也互為助力,時間慢慢下來,最後社區就能靠自身的力量持續營運下去,由是,先前基金會所為社區協助打造的網絡,也就得以永續下去。
新故鄉不斷地透過這些有效的網絡結盟,來使桃米的律動更加活絡,而廖嘉展在基金會裡舉足輕重的一項工作,就是為了經費四處籌措募款,同時也盡力召集各方人才來灌溉這塊園地,但是光是先在內部統整社區的各項意見與想法的先導工作,就已經是項耗時且花費心力的工夫,不過唯有在第一步先匯引集結各方意見,後續的工作方能更順暢,與外部的溝通機制也會更良善。
在基金會運作的初期,文建會幫了不少的忙,可以說是資助基金會幕後的最大推手,而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也對新故鄉照顧不少,說到這些單位,廖嘉展的口吻中,都流露著濃濃的感謝,而位於草屯的手工藝研究所,當然也對近在咫尺的埔里新故鄉充滿著關愛,工藝所所長林正儀除了在造訪桃米社區時感佩萬千之外,更是不僅一次希望在雜誌中深入探討新故鄉及桃米社區,對於此,廖嘉展表示感謝所長的抬愛,也謙稱道:「現在還沒有具體成果啦,只擔心在這個時間點談所謂的成就可能會太空泛了點」,審慎與謙和的態度,讓我不禁對跟前的這位有志前輩深感敬佩。

■綠工藝
由於桃米社區在與觀光產業結合多樣化的項目中,也包含了工藝品這個類別,屬於桃米的工藝品類,不僅包括了婆婆媽媽們做的可愛動物公仔,還有各式陶器、木雕甚至傳統蒸粿,這些都是目前可以在桃米社區裡的見到的產品。
然而未來的工藝品,尤其是像桃米這樣的生態社區絕對會發展當今被積極討論的「綠工藝」概念商品,廖嘉展說:「所謂『綠工藝』,或『生態藝術』的展現層面相當廣,舉凡用漂流木或是各類環保材質做出來的工藝品皆是,但是說真的,目前到處可以見到的作品,往往缺乏個性,或工藝家自身的『藝術觀點』,以致於目前的成品雖然出自不同人之手,卻多半雷同」,廖嘉展思索片刻,續言道:「如何發展出特色、形塑出特色,這才是好工藝品的必備條件」,他認為,所謂的專業性,在社區工藝品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該被表現出的東西。
廖嘉展表示,綠工藝所展現出的主題,應是在對素材的了解之後,所應運而生的觀點,在這樣思惟下的創作,方能具有其獨特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或許確實是需要藉助藝術家之眼,才能明確形塑出一處的特色。

雖然廖嘉展直言現階段新故鄉關於綠工藝的概念尚未明晰,但是目前以自己的想法來說,他表示:「埔里的在地特色應該還是屬於『纖維』工藝的」,他說,若能充分掌握這個元素,則專屬於這兒的工藝品象徵亦不遠矣。認為目前許多這方面的作品過於簡單的廖嘉展,也提出了一項當代綠工藝該有的條件──現代性,一件能引發眾人討論或關心的作品,應該就能屬於優秀的綠工藝的範疇。
關於目前桃米社區如何落實廖嘉展腦海中構思的生態藝術部份,他說:「其實關於這一點,桃米還不算有動起來,不過我們的生態園區在未來是有規劃一塊生態藝術園區,我估計半年後就能有一些具體成果,到時在跟你們分享」,根據生態園區發展工藝品必須有的觀點來看,生態藝術運用的材料,必須是取自當地的產物,因此廖嘉展透露,未來桃米社區的綠工藝重點,將會是在竹與漆藝方面的應用,而在這個規劃中的生態藝術園區裡,更會有教育及學習的區塊,讓來客更加認識這些產自於當地的工藝作品。
談了這麼多,廖嘉展明確地表達出唯有達到「產值」,才是生態園區能夠永續經營下去的未來,他同時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進行對於當地工藝材質的研究,以達到強化工藝產品應用面的各種可能性與實證性,他說:「畢竟有些部份是需要靠政府的力量,才做的到」,如此官方與民間各司其職、互相搭配,生態藝術工藝品才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桃米裡的見學園區正開幕
最近在桃米生態園區正發生著一件大事,那就是「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的開園系列活動,關於見學園區的落成,可說是桃米與日本阪神地區鷹取教會互相交流的一個美好成果,桃米為了讓自己重建為完善的生態園區,於是借重日本阪神大地震災後社區耕耘模式,學習鷹取教會成功結合教會、社區、「NGO」非政府組織的跨界完美合作,在重建的時刻裡,提供民眾一處溫暖的避風港,桃米汲取其豐富的經驗,而一座紙教堂「Paper Dome」正是這個重建社區裡的精神象徵,這座由紙管建造而成的教堂,滿載了民眾的祈願與托付,在地區上點亮著人們的心靈與未來,現在這樣的精神也來到了埔里的桃米生態社區,幻化成為「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在今年度921大地震即將屆滿九個年頭的時刻,這座見學園區也選在九月二十一日進行開幕典禮。
在開幕的活動中,可以見到遠從日本而來的這座「Paper Dome」,從日本鷹取千里跋涉到台灣埔里桃米村,除了象徵著中日震災交流的情誼之外,也邀請到負責台日紙教堂的兩位建築師──坂茂與邱文傑來談談紙教堂的美學觀念,整個會場還有飄揚的樂音陪伴著每位關心埔里與桃米的活動來訪者,這座極度優美並富高度意義性的精神建築物,在日後將會吸引著每個來到桃米的人們,在安寧與喜樂中,認識這處由新故鄉辛苦打造而出的美麗生態園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