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藝》第35期──「工藝深角度」
2008德國慕尼黑TALENTE特展臺灣之光:五位小女子
前言:每年舉辦的德國TALENTE特展,在2008年裡出現了歷來入選最多臺灣創作者的亮麗成績,其中不僅是工藝所培育新生代的付出,更是展現臺灣年輕工藝家的能力與潛力,而此次參加TALENTE特展為入選者帶來了何等影響,以及如何以此展看反觀臺灣工藝界的生態,正為本次專訪所希望探究的深度內涵。
圖片提供:紀宇芳、唐瑄、臺灣手工藝研究所
■培育人才之路
拜網路之賜,訊息傳遞已無遠弗屆,具有個人獨創性高的藝術作品,藉由快速的資訊傳播,已然可以跨時空領域彼此交流,因次現代的藝術創作者可以算是幸福的,如今閉門造車的創作方式,已無法提供創作者提升作品的境地,透過不斷的觀看與互動,創作者能更為大膽豪邁地朝向自我意念前進,往前邁進的步伐踩向有許多種,除了定時安排個人展覽之外,積極地參與國際賽事,更能為新生代藝術創作者帶來無比巨大的動力與鼓舞,2008年的德國TALENTE特展,就這樣地匯聚了臺灣創作者的亮眼能量,而一直扮演賽事幕後推手的工藝所,也有著功不可沒的舉足輕重角色。
臺灣手工藝研究所成立的一項重要目標,即為培養並輔導臺灣地區的工藝及設計人才,因此不斷提供相關國際設計賽事資訊並協助報名,也就成為工藝所的重要工作,於2003年第一次前往考察TALENTE展之後,工藝所即開始協助辦理這項展覽在臺灣地區的徵件與評選,也為入選者在回國後舉辦聯展,並辦理參展經驗分享與推廣,經過工藝所若干時間努力後,2005年起,臺灣的新生代工藝家開始每年都有優秀作品入選,到了2008年更高達五位,而是年來入選最多的一次,分別是陳郁璇、紀宇芳、唐瑄、王安琪、陳怡心,而她們也全都是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這些耀眼成就在在象徵了臺灣設計工藝功力的基礎,與工藝教育根基的能量。
■國際競賽點亮未來
由德國「慕尼黑與上巴伐利亞工藝協會」(Handwerkskammer für München und Oberbayern)主辦的德國慕尼黑的「TALENTE競賽特展」,可說是國際工藝青年群傑的前哨站,由一九七九年舉辦至今已有三十年之久,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造型設計類;另一為科技類,同時為了符合TALENTE特展的宗旨,參展者都有年齡限制,分別是造型設計類參展者須為三十歲以下、科技類則為三十五歲以下,這項特色從展覽名稱「TALENTE」便可看出端倪,展名由英文字的「天才」(Talent)變化而來,就是為了發掘並鼓勵青年工藝家,並提供一個交流及觀摩的平台,以促進工藝人才的培育及提升所設立的。
造型設計類的競賽項目又可細分為玻璃(glass)、陶瓷(ceramics)、人造材質(plastics)、金屬(metal)、傢俱(furniture)、首飾(jewelry)、織品(textile)、排版印刷與書籍裝訂(typography and bookbinding)、木器(wood)、漆器(lacquer works)、皮藝(leather)等等,分類的細目每年均會微幅修改,比賽的形式則是先透過全球各處協辦單位的篩選,選出適合的作品後,到了競賽會場才進行複審,而由複賽脫穎而出的作品即能得包含5000歐元獎金的「巴伐利亞獎」,或「TALENTE獎」。
■2008TALENTE
去年度(2008)的TALENTE特展,共計有三百三十件來自全球三十個國家的作品湧入,而入選的作品為來自二十三國、九十九件的作品,其中的五件就是由臺灣地區選拔出的優秀作品。由於TALENTE展的目的在獎勵並吸引年輕工藝家的投入,所以參展者並不需要具備太多相關的學經歷,如此設定就是希望參展者能打破舊有窠臼,全力演繹出自我風格及創意才是大會所看中的評選項目,而本次大會的主題訂為「極限」,也是希望工藝家得以使出渾身解數讓工藝創作能超越俗世規準,展現新生代的創作觀點。
展覽的規模非常盛大,除了TALENTE特展的主展館之外,舉凡與創意設計有關的產業、品牌、藝廊、相關產品等都在同一處裡盛大展出,而同一時間舉行的SCHMUCK特展,更是令首飾工藝創作者趨之若騖的聖殿,「Schmuck」在德文中為珠寶首飾之意,這項展覽不似TALENTE特展主旨在獎勵青年工藝家,SCHMUCK特展是專屬於首飾類創作者的展覽,當中所展出的作品屬於大師級水準,所以在注目度上聚集了更高的人氣,同時使當年度的五位TALENTE特展參展者見習良多。TALENTE特展的國際性觀點及規模,不僅為臺灣年輕工藝家開拓了新的途徑,也提供了工藝家在藝術創作生涯上的思索點與微妙的轉變。
在TALENTE特展裡,年輕工藝家為作品賦予的迸地創意與驚奇趣味,是展覽會場裡源源不絕創作生命力的體現,沒有疆界與制式規定的窠臼,以及工藝家們不受限的天馬行空靈感,都是來自於大會不特別限制參展者資格的原因,在這處藝術平台裡,參觀者見到了各國工藝創作的樣貌、參展者看到了圈內高手雲集的盛況、大會發掘並得以提拔未來工藝新星…無論各個層面都擁有相當程度的收穫,因此TALENTE特展誠為極具工藝教育意義的國際性展覽。
2008年的五位入選者中,有趣的是全都是南藝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學生,除了紀宇芳是教師之外,其餘四位當時都還在就讀中,由這一點也能看出學校的教學與風氣對學生的各方面表現的十足影響力,與工藝所針對優秀工藝人才的補助支持,是臺灣工藝及設計創作者的高度幸福。
■紀宇芳:末梢
五位入選者中獨樹一格的紀宇芳,各項參展經驗皆十分豐富,創作成熟度也最高,2008年度以〈末梢系列〉三件作品入選TALENTE特展,已經擔任數年學校教師的紀宇芳表示,她非常興奮同時也很珍惜,「在學校裡工作同時並兼顧創作,真的是十分艱難的一條路」年輕清秀的紀宇芳如此說道。
確實,藝術創作某種層面確實與制度、教條是有衝突性的,但在整體藝術環境尚未成熟的臺灣來說,藝術創作者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必須面對溫飽及存活下去的首要挑戰,紀宇芳很幸運地擁有一份教師工作,但這份工作卻同時也撕裂著她自我的創作靈魂,在訪談裡處處流露出對環境及制度發出疑惑之聲的紀宇芳,並不為現實的困難所怯步,從新竹師院出身的她,更利用就學時學校教育所提供的養分,練就自身對各項藝術形式的基本功,也就在鑽研各種創作形式後,紀宇芳選擇了金工作為了自己藝術創作投入的領域,只因這項媒材最能帶予她挑動心弦的觸感。
辦過數次大小個展及聯展的紀宇芳,擁有積極的個性、巧手的天賦及創意,屬於相當典型的優秀青年工藝家,她表示由新竹師院畢業再考進南藝大就讀後,便完全沉浸在專心創作的求學生活中,學校裡鼎盛的學風宇與同學間彼此密切的交流,都讓她在藝術養分的萃取上更加深化,凡有競賽便會努力嘗試的主動性格,讓她在這次2008TALENTE特展裡雀屏中選,甫獲知自己入選的當下,紀宇芳說:「真的非常非常興奮!」,2005年曾經自費前往TALENTE特展取經的她,當時不過是初入圈內的後生小輩,未料三年後自己竟如願以償地成為了參展者,兩相比較下,不難看出她正一步步朝向自我設定的目標前進著。
「能夠參加這項展覽也需要感謝工藝所的幫助,沒有他們的熱情協助各項行政事宜,我相信很難成功一圓自己出國比賽的這個夢想」,紀宇芳說,除了報名參加展覽透過工藝所的協助外,光是自己得以請公假共同參展,也耗費掉許多的複雜流程,另外在作品的運送、機票住宿行程等安排,無一不是工藝所把一個個的困難概括承受,進而成功化解,紀宇芳表示,若非政府單位出面鼓勵並贊助此類活動,否則工藝創作環境只會更不友善也更加險阻。為了2008TALENTE特展,工藝所更悉心為臺灣參展者設計每人一份小冊子,這個小冊子是個人名片,同時也像是迷你的工藝家作品集,這個發想讓會場的參展者皆感到高度興趣,同時也驚歎於臺灣的政府對工藝事件的支持與贊助,紀宇芳說,從這一點來看,臺灣的官方確實算是用心為工藝創作者安排著。
由於本身創作的領域是金工,位於TALENTE特展另側的SCHMUCK特展,更是吸引著紀宇芳的目光,她說,看著這些驚人且創意無限又純熟的首飾作品,讓她立刻為自己訂立下一個目標──「這一生一定要成功挑戰SCHMUCK特展」,趕在TALENTE特展年齡限制前到期的紀宇芳,完成了入選夢想,而下一步則是希望自己能夠擠身國際一流首飾之林的領域。
在會場當中,紀宇芳把握難得的機會與其他參展者認識交流,除了一睹其他國家的優秀參展作品外,更在與工藝家的互相討論中,緩緩勾勒出屬於自我的創作主軸,在大會為參展者舉辦的「Talente get together」裡,青年工藝家皆能在輕鬆的餐會裡,快意高談闊論著彼此對於藝術的觀點,以及國情文化反應於藝術創作的表現差異,諸此種種,讓紀宇芳為了參展而努力於工作中排除萬難前進2008TALENTE這件事,意義更加擴大,除她可以親炙國際優秀工藝家,以及一窺一流工藝產業的生態與環境規模,在短短的幾天裡,紀宇芳深刻見識到慕尼黑的工藝景況,數百年前就是工藝與藝術的一級重鎮,擁有優良的傳統與文化在這樣充滿靈感與創意的城市裡創作,十足是創作者最深刻的幸福。
紀宇芳的作品「末梢」,利用不銹鋼絲的彼此纏繞,給予了金屬材質另一個可以想像的面相,女性纖細的特質,讓她的創作充滿糾葛與繾卷,重複纏繞的紋理,一環環扣緊在頸間與指尖,透過媒材的發散或交疊,觀看她的作品,可以暗暗體會到一種隱匿的意識型態正在悄然成形,而作品以佩戴形式做展示的部分,還是由紀宇芳自己親自展示,雖然在圖片中難以辨認,但由設計編排畫面構成及展示方式來檢閱,還能發現紀宇芳這方面的造詣也相當高,她笑說:「是因為要省錢所以自己上場…」,不過由創作者親自構思出的展示方式,確實經證實是最適合發揮作品長處的安排。
經由德國2008TALENTE的洗禮後,紀宇芳更加確定自己未來作為一位工藝創作者的決心,也因為見習到許多的優秀作品,讓她同時對創作的應用能更加不受限制,並同時為自己設下日後更上一層的目標,期待她在工藝的路上,能綻放出更加璀璨奪目的炙熱光芒。
■唐瑄:愛照鏡子的女孩
本次2008TALENTE參展作品中,大部分是金工類,而唐瑄的作品是唯一的陶類作品,就讀台南藝術學院之前,她是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的學生,當時已對陶瓷這項媒材情有獨鍾,除了陶之外,唐瑄對於織品也相當有興趣,因此她的許多作品當中也同時有這兩項的結合表現,唐瑄說:「因為布料的取得十分容易,所以隨手就能創作的感覺,就是我可以不斷發揮創意的方式」,大修習服裝設計課時,對於基本的布料特性及掌握,漸漸地有了基礎。
很快的,唐瑄與自己應用的媒材越來越親近,積極的她,也開始試著參加各種大小競賽、地方美展,其中在2008年分別獲得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以及2008TALENTE的雙重入選,證明了她的創作概念及技巧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問到唐瑄是否會為了針對參加展覽或競賽,而進行作品創作,她答道:「嗯,沒辦法噎,陶瓷是種不能趕進度的材質」,而一件作品的成功或完成,背後都代表著數十件失敗的前身,礙於陶的特性,唐瑄能做的就是盡力依自己的想法去創作,如果巧逢比賽,才能稍微整理一下手邊的作品去試試,能入選2008TALENTE也是剛好遇上研究所同學彼此呼朋引伴,才順利入選,也因而有了這次出國參訪的機會。
對於自己的作品,唐瑄說:「它們是以人物及動物的角色來穿梭於現實與想像當中」,言下之意,唐瑄的作品是充滿著故事性與視覺戲劇性的,對於每件作品,唐瑄都會幫它們塑造背景故事並精心安排創作主題的動作以強化故事情節,如此安排讓具有她的作品引人入勝的特質,使得發生於現實生活的作品具有抓住人心的說服力。
本次參展的緣由乃是因為南藝應藝研究所金工組的同學一起相約,之後透過工藝所的協助報名,唐瑄說:「真的很感謝工藝所,給了我們這麼多的協助」,她又繼續說道:「無論是作品的國際包裝、運送、與大會接觸的工作,到最後回到臺灣策劃舉辦聯展等等,都是工藝所一手包辦」,確實,在工藝人才的培育與支持上,工藝所的辛勞真的功不可沒。
唐瑄與紀宇芳一樣,都提到了工藝所幫忙印製的個人作品手冊,這個細心的小東西,除了具有創作者名片的功能之外,更有完整介紹個人風格的特性,當其他的參展者拿到這本手冊時,一方面驚訝於創作者的能力之外,二方面佩服臺灣政府對工藝產業的支持與投入心力,臺灣的創作者拿著這分文宣在會場中與其他參展者交流的時候,總是羨煞了旁人,讓我們的年輕工藝家引以為傲。
2008TALENTE唐瑄的入選作品為「愛照鏡子的女孩」,是一件運用陶瓷與布料創作的複合作品,唐瑄談到這件作品的概念:「我希望這件作品能傳達出每個人應有獨特性格的想法」,在這件少女形態底下的人形,雖然照著鏡子,但卻沒有臉蛋,唐瑄說,作品省思當今追求單一美的價值觀念,使人們重新思考美的定義應該為何,這樣具有社會作用的作品,已完全跳脫工藝作品予人的傳統印象,入選所受到的肯定,也勢必為臺灣新生代工藝創作來到新力道。
藉由這次出訪的機會,唐瑄深刻地感受到臺灣的陶瓷經驗與國外相較起來,實在是太短了,而且不僅是陶瓷,整體工藝產業也都還未到成熟的程度,但是歐洲卻早已把陶瓷納入日常生活之中,而追溯起陶瓷的起源,其實始自中國,也因此針對這項工藝創作的現代創意發展,我們仍擁有長足的努力空間。
唐瑄同時也在本次的參展中,見到了SCHMUCK展中的許多無界限作品,讓她驚為天人,更有如醍醐灌頂般為自己的創作帶來新靈感,她說:「這些經驗,讓我學習到『放手』的藝術」,唐瑄雀躍地表示:「在SCHMUCK展裡有許多在我們觀念裡不算是首飾的作品也陳列其中,讓我長久以來自以為如此的萬年觀念,徹底被顛覆了」,對於未來,唐瑄已經規劃好一步步的目標,希望哪天可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工作室。
■ 陳郁璇:毛瓶子
問起陳郁璇關於得獎這件事,她說:「以平常心面對」,保持這樣的心態,讓她在參展前與參
展後的生活沒有太大改變,對她來說,創作永遠是她的生活重心,也因此總是朝向自己想表達主題前進,不會受到任何因素的影響,可能就是這樣簡潔坦率的作品特質,讓陳郁璇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都常能入選,然而她不諱言的,仍是會在某種程度上考慮競賽的性質,再決定是否參加,因為「我的作品與傳統的路線不太相同」陳郁璇這麼說。
2008TALENTE,對陳郁璇來說是第一次參加也是第一次入選,她得知消息後當然是十分高興,不過先前也有作品入選過美國Lark Books出版社《500 Metal Vessels》的她,表示這同時她驕傲的成績,而且一共5次,證明她的作品已受到程度上的肯定。
本次入選的作品為〈毛瓶子〉,這是一件金屬材質的作品,陳郁璇透過單純的金屬線造形,附著於金屬瓶的胎體中,在堅硬之中呈現著柔軟的異質性,相互叢生的金屬線,更製造出了彼此重疊的微妙光影交錯,就如同金屬瓶子長出柔軟的髮般,陳郁璇說:「衝突的矛盾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議題」。
強調創作應該來自生活的陳郁璇,秉持作品裡的物件應取材於日常生活的原則,所以,各式各樣的容器,就成了她的創作載體,訴說著相異的關係與內涵,讓她的作品充滿著當代藝術的本質,且具有高度哲學性的思惟。
當陳郁璇談及入選2008 TALENTE的感想時,入選觀展也是第一次出國的她,十分激昂地說:「衝擊很大,回臺灣之後足足一個月無法創作」,陳郁璇用了如此深刻的字眼來表達她的想法,也代表著這個經驗給她帶來深厚的契機與觀察,本次參展對她帶來了十足驚人的能量,讓陳郁璇徹底思考自己長久以來的創作方式,而深入到歐洲工藝藝術的第一線,也使得她對歐美工藝產業有了進一步的思惟。
陳郁璇表示,以她的觀察,發現到歐洲的工藝創作傾向於著重材質的表現,工藝家會為了特定的媒材、技法等等進行連續性的探討,然而美國的工藝創作傾向設定議題的表現性,鮮明的描述出所欲討論的創作概念,這兩種相異的表現法,讓陳郁璇見識到兩種傑出的工藝演繹型態,使她更肯定只要是用心創作的作品,一定都能尋到知音,這樣的確認,也給了陳郁璇相當的鼓勵,她笑說:「我的作品向來很反骨,而現在我更確定做作自己最重要」同時繼續堅定了工藝創作的未來藍圖。藝術創作就是需要年輕一代優秀人才不斷地投入,而作品常具有鮮明當代風格的青年工藝家,更易不被見容於傳統手工藝產業之中,但是當這樣的國際參展經驗可以愈來愈被深根在青年工藝家自我試煉路途的時候,我們的工藝家就更能散發出無比的驚人力量與創意,讓世界看得見這些屬於臺灣的驕傲。
圖說
■紀宇芳:
1.末梢4-01、4-02、4-05:末梢系列(一組三件),不鏽鋼絲,絞扭、編織(2008TALENTE入選作品)。「末梢」系列中,首飾延展為如植物生長的造型,由指環的邊際向外滋生,由耳畔的邊緣往虛空蔓延。在此「首飾」不僅是扣在指節上的一環金屬,也不僅是環繞脖子的頸圈,它同時也是一種情感的媒介與投射;向外滋生的趨力,彷彿由自身萌發,觸及人身、肢體甚至於無名的空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