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慶斌老師採訪當日神情
科教館科學研習月刊 "科學家的科學路"專欄 100年8月號
科學就要感覺對!──童慶斌
■興趣啟動一切能量
目前服務於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並且同時擔任系主任的童慶斌教授,是位不折不扣的熱情科學人,連珠炮般地說話方式、爽朗親切的態度,加上專業學識豐厚的他,是學生眼中的優秀教師,談起自己走上科學的路,謙虛直稱:「算是緣份吧」,當然,要有這樣的「緣份」,是需要能力方能勝任的,關於這一點,童慶斌說:「我很早就立定志向要當教授,所以我的一路上的求學都一直在為這件事作準備」,此點足為時下年輕人應及早訂下人生目標的殷鑑。
身為十足在地的台北人,從小就在中和一帶成長的童慶斌,說自己是在田裡邊玩邊長大的,「我投棒球可是非常在行喔,因為小時候在田裡玩,球會四處亂跳,所以我的棒球工夫就是這麼練出來的」,童慶斌童心未泯地回憶著,也因為父親擔任積穗國中教師,他那般春風化雨、諄諄教誨地任重道遠形象,在他幼小心靈中早已樹立深刻的感動,所以童慶斌也以成為教師為學習目的,後來就讀師大附中時,雙親希望他選讀乙組(現自然組理工類科),他也乖巧配合,童慶斌說:「我一直都是那種聽話的乖學生,直到進了大學才漸漸打開視界」。
因緣際會考進臺大農業工程系(生工系前身)就讀,童慶斌表示,自己在大一及大二的時候,在系上被要求修讀的科目都會認真讀好,但其實並不清楚讀這些科目的目的,終於在大三時跟著劉嘉銘教授作計畫時,才終於明白在系上所學習知識的內涵與應用性,「我當時才發現,在系上的學習完全啟發了我的興趣,整個人也開始全心投入,到現在仍熱情不減」。
認為自己開始對系上投諸熱情是開始於大三,童慶斌說:「我發現要對學習培養出『感覺』是最重要的,否則研讀這些知識只會味如嚼蠟」,當時首次接觸到系統分析與最佳化決策這些學問時,讓童慶斌深深地被吸引,「我的個性喜歡作有效率的規劃,那時為了實踐這些理論的概念,我每天下課回家的時候,都在思考哪一條路可以最快到家,天天嘗試不同的路徑,徹底落實課堂所學」,也是因為這樣,赴美進修時,他也希望朝向環境系統分析、線性分析等領域作深入研究,不過在指導教授的偶然引薦下,他參與了一場研討會,內容大致是以氣候變遷為討論方向,但當時缺乏背景知識的自己,對其中一場針對牛糞對氣候影響的研究,雖感到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卻萌發了他的興趣,於是將氣候變遷訂為自己學位的專題,「初訂碩士論文的題目時,我心想這會不會太簡單,是我讀臺大時就可以作了,可是當時教授跟我說,碩士只是訓練學生學習『如何研究』的能力,這句話至今言猶在耳」,童慶斌回憶著,「我現在也拿我的碩士論文題目給學生當作業,二十年前的碩士研究,對科技發展快速的現代來說,僅能成為大學的作業而已」。
■目標確立,按步就班
由於早就訂下未來要當教授的目標,童慶斌便向系上老師們請教如何可以成為教授,當時所得到的回答是「先出國讀完博士再說吧」,於是便在家中的支持下,童慶斌申請到了美國康乃爾大學進修,也在這裡順利拿到碩博士學位之後,於1995年學成歸國,返回台灣後首先在台大水工所服務了一年後,適逢生工系教職出缺,便回到本系教書至今,「我只是機運不錯而已」,關於順遂的求學與回校服務之路,童慶斌仍非常客氣地歸因於冥冥中的安排,然而事實當然不是外人看來的這般輕鬆捻來。
回想起自己的學習歷程,童慶斌表示在康乃爾求學的時候,指導教授曾丟了一個問題要他解決,就是一份程式碼有誤的電腦程式,要他找出來,而要在這份內容有上千上百條程式碼的去找出錯誤,真的非常困難,因為這個錯誤不是程式本身寫錯導致數據無法匯出,而是程式本身的邏輯出現了錯誤,需要由人腦的邏輯判斷來仔細查出才能夠尋求出答案,這個問題花了童慶斌非常久的時間,當然最後問題找出來時,那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是什麼都無法比擬的。
另外在國外的學習也讓他收穫良多,台灣的教育讓童慶斌只習慣單向思考,同時也把許多學習的環節都視為理所當然,而到了國外,每次上課在提問時間時,「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外國同學都問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舉例來說,以降雨而論,依照理論一般學生都會直覺反應雨水進入「入滲」與「地表逕流」兩大流向,但是外國學生卻問老師:「為什麼降在樹葉上沒有被分類?」,一開始聽到這種問題,童慶斌心裡反應覺得這怎能算是問題,但是當學問漸深之時,他才感受到,真正要作學問,是需要每個細節都再清楚不過方能有所成就,「所以我常跟學生說,任何問題都可以問,唯有了解愈細,才能知道真正的學習盲點在哪裡」,童慶斌表示,因為生工系的學習內容偏於應用,因此往往需要運用電腦程式來取得研究數據,「雖然我們可以使用電腦,但是不可以依賴它,我要求學生需要親自了解程式運算背後的概念與方式,這樣將來在改進或修正程式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該如何改寫。」
■學生應有「問問題」能力
幽默且熱情的童慶斌,自嘲道:「我小時候非常安靜,到了大學之後才突然變成話匣子打開停不了的人」,其實說話代表著一個人的頭腦在運作,而能夠快速表達的人,則是需要頭腦轉得飛快才能辦到,因為大學時,教授訓練他們要能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這個學習歷程讓童慶斌轉變很大,也發現到學問不僅在於自己懂,還應該是別人也能懂,「所以我也積極訓練學生善加表達自己,提問是個好方式,而妥切表述出自己所學習到的學問予他人,更是個突顯自己能力的象徵」,童慶斌又言:「我跟學生說,你可以找別系的同學,或是自己的親人手足,如果他們可以聽得懂你的所學,那就代表你的表達算是成功了。」吊書袋似的說了一堆,不如簡明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研究,老嫗能讀,才是學問傳遞的真理。
身為系主任,童慶斌對於目前大學課程的設計也認為有改進的空間,「現在這種由而下的課程建構,使學生約在大三才進入專業科目,但是有部分學生等不到此時,就因為不能了解基礎科目對自己的用處,而對系上所學已經失去興趣了」,童慶斌認真地說著:「所以我希望能慢慢地修正排課的方式」,他又說:「以前我們是是傻傻的學,但現代學生不是了,如果沒有給他們明確目標,學習的動機也就會不復存在。」
另外,自主性的訂立研究專題,或是可以稱為「問自己問題」的能力,也是一項學生該具備的重要特質,「我也常鼓勵學生尋求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或問題,同時試探性地到網路上查詢相關資料,如果發現完全找不到,那就恭喜學生中樂透了!」,童慶斌表示,在現代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交流與傳遞的速度非常驚人,幾乎不可能找不到相關資訊,所以如何為自己訂出一個具有時代性的研究題目,可以說是學習之初的一項重要能力。
■學習的真理-多讀也多說
對於中小學生學習科學的方式,童慶斌呼籲教師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且善加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未來的世界是個整合的世界」,他這麼說,因為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會成為跨領域的研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精通每一種學科,因此單獨鑽研式的研究已過時,團隊研究的時代正式來臨,「不過我很贊同π型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個人由從前單一專長的T型能力,必須變成為雙重專長的π型,才能符合時代的潮流」,童慶斌如是說,「我認為廣度的養成非常重要」,他表示,他常與相關領域的朋友們交流知識,藉以了解當代各方面研究的趨勢,這樣回頭作自己本位的研究時,可以知悉能夠運用哪些新方式或工具,使視野開闊,更能匯聚能量。
此次訪問中,童慶斌也談及一次令他記憶深刻的事件,數月前他應扶輪社之邀進行一場演講,談的是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後,水上屋的可行性與發展,沒想到被一位同為大學講師的聽眾提出質疑:「當今的問題都尚未能解決了,如何需要討論到這麼遠的議題?」,童慶斌當時被嚴正的論調給震驚了,不過細想之後,覺得這位聽眾這麼說也是有他的道理,因此也讓他開始在研究時又多一道思惟「這項研究是否貼近群眾?」,現在他倒覺得感謝這位教師,講求理論與實務不能有代溝的觀點,使得自己的學問又更上了一層樓。
沒有架子的系主任,童慶斌絕對是學生眼中受歡迎的滿意教師,頭腦清晰;卓思敏捷,還有掌握現代科技的優秀能力,都讓童慶斌跟緊時代腳步,發表一篇又一篇的精湛研究,雖然飛快的思緒與真知灼見的逆向思考,常讓學生在課堂上屢屢招架不住,但是也由此更讓學生死心塌地的跟著他作研究,又愛又怕想必誠為童慶斌作為教師身分的最佳形容詞。
目前服務於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並且同時擔任系主任的童慶斌教授,是位不折不扣的熱情科學人,連珠炮般地說話方式、爽朗親切的態度,加上專業學識豐厚的他,是學生眼中的優秀教師,談起自己走上科學的路,謙虛直稱:「算是緣份吧」,當然,要有這樣的「緣份」,是需要能力方能勝任的,關於這一點,童慶斌說:「我很早就立定志向要當教授,所以我的一路上的求學都一直在為這件事作準備」,此點足為時下年輕人應及早訂下人生目標的殷鑑。
身為十足在地的台北人,從小就在中和一帶成長的童慶斌,說自己是在田裡邊玩邊長大的,「我投棒球可是非常在行喔,因為小時候在田裡玩,球會四處亂跳,所以我的棒球工夫就是這麼練出來的」,童慶斌童心未泯地回憶著,也因為父親擔任積穗國中教師,他那般春風化雨、諄諄教誨地任重道遠形象,在他幼小心靈中早已樹立深刻的感動,所以童慶斌也以成為教師為學習目的,後來就讀師大附中時,雙親希望他選讀乙組(現自然組理工類科),他也乖巧配合,童慶斌說:「我一直都是那種聽話的乖學生,直到進了大學才漸漸打開視界」。
因緣際會考進臺大農業工程系(生工系前身)就讀,童慶斌表示,自己在大一及大二的時候,在系上被要求修讀的科目都會認真讀好,但其實並不清楚讀這些科目的目的,終於在大三時跟著劉嘉銘教授作計畫時,才終於明白在系上所學習知識的內涵與應用性,「我當時才發現,在系上的學習完全啟發了我的興趣,整個人也開始全心投入,到現在仍熱情不減」。
認為自己開始對系上投諸熱情是開始於大三,童慶斌說:「我發現要對學習培養出『感覺』是最重要的,否則研讀這些知識只會味如嚼蠟」,當時首次接觸到系統分析與最佳化決策這些學問時,讓童慶斌深深地被吸引,「我的個性喜歡作有效率的規劃,那時為了實踐這些理論的概念,我每天下課回家的時候,都在思考哪一條路可以最快到家,天天嘗試不同的路徑,徹底落實課堂所學」,也是因為這樣,赴美進修時,他也希望朝向環境系統分析、線性分析等領域作深入研究,不過在指導教授的偶然引薦下,他參與了一場研討會,內容大致是以氣候變遷為討論方向,但當時缺乏背景知識的自己,對其中一場針對牛糞對氣候影響的研究,雖感到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卻萌發了他的興趣,於是將氣候變遷訂為自己學位的專題,「初訂碩士論文的題目時,我心想這會不會太簡單,是我讀臺大時就可以作了,可是當時教授跟我說,碩士只是訓練學生學習『如何研究』的能力,這句話至今言猶在耳」,童慶斌回憶著,「我現在也拿我的碩士論文題目給學生當作業,二十年前的碩士研究,對科技發展快速的現代來說,僅能成為大學的作業而已」。
■目標確立,按步就班
由於早就訂下未來要當教授的目標,童慶斌便向系上老師們請教如何可以成為教授,當時所得到的回答是「先出國讀完博士再說吧」,於是便在家中的支持下,童慶斌申請到了美國康乃爾大學進修,也在這裡順利拿到碩博士學位之後,於1995年學成歸國,返回台灣後首先在台大水工所服務了一年後,適逢生工系教職出缺,便回到本系教書至今,「我只是機運不錯而已」,關於順遂的求學與回校服務之路,童慶斌仍非常客氣地歸因於冥冥中的安排,然而事實當然不是外人看來的這般輕鬆捻來。
回想起自己的學習歷程,童慶斌表示在康乃爾求學的時候,指導教授曾丟了一個問題要他解決,就是一份程式碼有誤的電腦程式,要他找出來,而要在這份內容有上千上百條程式碼的去找出錯誤,真的非常困難,因為這個錯誤不是程式本身寫錯導致數據無法匯出,而是程式本身的邏輯出現了錯誤,需要由人腦的邏輯判斷來仔細查出才能夠尋求出答案,這個問題花了童慶斌非常久的時間,當然最後問題找出來時,那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是什麼都無法比擬的。
另外在國外的學習也讓他收穫良多,台灣的教育讓童慶斌只習慣單向思考,同時也把許多學習的環節都視為理所當然,而到了國外,每次上課在提問時間時,「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外國同學都問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舉例來說,以降雨而論,依照理論一般學生都會直覺反應雨水進入「入滲」與「地表逕流」兩大流向,但是外國學生卻問老師:「為什麼降在樹葉上沒有被分類?」,一開始聽到這種問題,童慶斌心裡反應覺得這怎能算是問題,但是當學問漸深之時,他才感受到,真正要作學問,是需要每個細節都再清楚不過方能有所成就,「所以我常跟學生說,任何問題都可以問,唯有了解愈細,才能知道真正的學習盲點在哪裡」,童慶斌表示,因為生工系的學習內容偏於應用,因此往往需要運用電腦程式來取得研究數據,「雖然我們可以使用電腦,但是不可以依賴它,我要求學生需要親自了解程式運算背後的概念與方式,這樣將來在改進或修正程式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該如何改寫。」
■學生應有「問問題」能力
幽默且熱情的童慶斌,自嘲道:「我小時候非常安靜,到了大學之後才突然變成話匣子打開停不了的人」,其實說話代表著一個人的頭腦在運作,而能夠快速表達的人,則是需要頭腦轉得飛快才能辦到,因為大學時,教授訓練他們要能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這個學習歷程讓童慶斌轉變很大,也發現到學問不僅在於自己懂,還應該是別人也能懂,「所以我也積極訓練學生善加表達自己,提問是個好方式,而妥切表述出自己所學習到的學問予他人,更是個突顯自己能力的象徵」,童慶斌又言:「我跟學生說,你可以找別系的同學,或是自己的親人手足,如果他們可以聽得懂你的所學,那就代表你的表達算是成功了。」吊書袋似的說了一堆,不如簡明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研究,老嫗能讀,才是學問傳遞的真理。
身為系主任,童慶斌對於目前大學課程的設計也認為有改進的空間,「現在這種由而下的課程建構,使學生約在大三才進入專業科目,但是有部分學生等不到此時,就因為不能了解基礎科目對自己的用處,而對系上所學已經失去興趣了」,童慶斌認真地說著:「所以我希望能慢慢地修正排課的方式」,他又說:「以前我們是是傻傻的學,但現代學生不是了,如果沒有給他們明確目標,學習的動機也就會不復存在。」
另外,自主性的訂立研究專題,或是可以稱為「問自己問題」的能力,也是一項學生該具備的重要特質,「我也常鼓勵學生尋求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或問題,同時試探性地到網路上查詢相關資料,如果發現完全找不到,那就恭喜學生中樂透了!」,童慶斌表示,在現代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交流與傳遞的速度非常驚人,幾乎不可能找不到相關資訊,所以如何為自己訂出一個具有時代性的研究題目,可以說是學習之初的一項重要能力。
■學習的真理-多讀也多說
對於中小學生學習科學的方式,童慶斌呼籲教師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且善加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未來的世界是個整合的世界」,他這麼說,因為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會成為跨領域的研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精通每一種學科,因此單獨鑽研式的研究已過時,團隊研究的時代正式來臨,「不過我很贊同π型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個人由從前單一專長的T型能力,必須變成為雙重專長的π型,才能符合時代的潮流」,童慶斌如是說,「我認為廣度的養成非常重要」,他表示,他常與相關領域的朋友們交流知識,藉以了解當代各方面研究的趨勢,這樣回頭作自己本位的研究時,可以知悉能夠運用哪些新方式或工具,使視野開闊,更能匯聚能量。
此次訪問中,童慶斌也談及一次令他記憶深刻的事件,數月前他應扶輪社之邀進行一場演講,談的是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後,水上屋的可行性與發展,沒想到被一位同為大學講師的聽眾提出質疑:「當今的問題都尚未能解決了,如何需要討論到這麼遠的議題?」,童慶斌當時被嚴正的論調給震驚了,不過細想之後,覺得這位聽眾這麼說也是有他的道理,因此也讓他開始在研究時又多一道思惟「這項研究是否貼近群眾?」,現在他倒覺得感謝這位教師,講求理論與實務不能有代溝的觀點,使得自己的學問又更上了一層樓。
沒有架子的系主任,童慶斌絕對是學生眼中受歡迎的滿意教師,頭腦清晰;卓思敏捷,還有掌握現代科技的優秀能力,都讓童慶斌跟緊時代腳步,發表一篇又一篇的精湛研究,雖然飛快的思緒與真知灼見的逆向思考,常讓學生在課堂上屢屢招架不住,但是也由此更讓學生死心塌地的跟著他作研究,又愛又怕想必誠為童慶斌作為教師身分的最佳形容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