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館《科學研習月刊》【科學家的科學路】
桃李春風,以德化育──張惠博校長
桃李春風,以德化育──張惠博校長
■楔子
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校長張惠博教授,曾擔任高中物理教師10年半,並於1991年取得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科學教育博士學位,兼具教學實務與理論;同時,行政歷練完備、學術服務卓著,曾擔任國科會科教處學門召集人、審查委員、科學教育學刊總編輯、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理事長、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常務董事、及主持多項國科會專題計畫等。除在科教領域表現優異外,彰化師大之校務推動,亦在其領導下,成為師範/教育大學成功轉型典範與教學卓越大學,張惠博教授誠為橫跨科學與教育的重要科教人物,故本期深入剖析,為讀者作一特別企劃,願有志於科教者共享之。
■ 親力親為,細節創造差異
「對不起,請稍等我一、二分鐘,我先傳個簡訊,處理正在連繫的事情」,甫見面時張惠博校長便這麼說,心中不禁暗自欽佩他掌握新科技的能力,同時也驚訝於校務繁重的張校長事必躬親的態度;「關於今天的訪談,我覺得還蠻多心得可以分享,我帶了一些資料可以給妳回去參考」,張校長的臉上閃爍著晶亮的神采,眼神底透出愉悅,再次讓晚輩感受到張校長對本刊及專訪的重視與期盼。
熟悉科學教育的人士,必對張惠博這個名字不陌生,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校長的張教授,深耕科學教育已逾20載,無論是國民教育,還是大學的高等教育,甚至是教師的在職教育,張校長一直在各個崗位上發光發熱,不曾歇怠,直到如今,雖然已為一校之長,仍對學術及教育持續做出重要付出與貢獻,而其謙沖與親切的風格,也未有變易,良師風範澤被人心之形貌,堪為最佳表率。
出身嘉義民雄的張校長,可說是典型的南台灣子弟,小時功課即優異,父親用心栽培支持他選擇升學的路,後來考取雲嘉地區第一志願嘉義中學,六年的學習生涯中,讓張校長漸漸摸索出自己的興趣;於是在母親的期待下,他選擇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就讀,畢業後分發至員林崇實高中擔任物理老師,服務一年後,到金門服預官役,並擔任連絡官一職,首次接觸到撰寫公文與研擬計畫等工作,張校長回想起來,當時工作內容也包含演習報告,從面對全然陌生領域的不知如何著手,到仿效他人經驗並逐漸掌握要點,「這過程倒可以說是行政工作的初體驗」,張校長這麼表示著,直言服兵役是一段很特殊的人生經歷與際遇。
退伍後,繼續崇實高中教職工作,校長還邀他兼任設備組長,「我就這麼做了六年」,相對於當今在中學兼職可減授更多的時數,張校長風趣地補充:「科任教師兼行政職的每週教學時數,也只比一般少四小時而已」,充滿活力的人格特質表露無遺,「也因為這樣,我開始在行政工作有了長遠深厚的基礎」。不以現況自滿的他,無法停下學習的心,於是通過人事行政局的甄試,獲得政府公費支助,得以赴美就讀,於1981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雷和校區物理研究所科學教育碩士學位;返國後,短暫在嘉義農專擔任講師,並兼任校長室機要秘書一年,旋即進入彰化師範大學服務,在此教學期間,張校長再次萌生對更進階學問追求之心,於是二度赴美求學,此次乃是獲行政院國科會的薦送,到奧勒岡州立大學攻讀博士,並於1991年獲得科學教育博士學位,「我兩次的進修可以說是『在職進修』,而且恰巧的是學士、碩士、博士的三次研讀時間,都約莫間隔十年」,張校長浮現著忖思的眼神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我對相關領域都抱有高度的興趣,也總是思考如何可以做得更好」,此語也印證了古人所云:「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之精義。20年來,在彰化師大先後擔任科教中心主任、物理系系主任、理學院院長、校長六年餘,讓他在科學與科學教育領域有更多的投入。
■科學態度,成就行政工作
交錯在學術與行政之中,張校長說:「我認為學術與行政是一體兩面」,雖然行政工作常使在論文著述發表的時間更顯緊迫,張校長卻表示,因為自己的專業在科學教育,因此,往往可以藉由處理校務等教育工作時一併研習之,「有的時候蘊釀出一個研究題目,在指導學生寫論文之後,發表學術文章,並由學生列第一作者,這是個把握研究機會的好方式」,張校長如此說。在談及自己對於高等教育的想法時,張校長說:「有人這麼比喻:『大學是知識的引擎、文化的堡壘、社會的燈塔』,我認為這個說法再恰當不過了」,以此箴言作為借鑑的他,並以此做為自己引領大學教育的方向,「我對於教育,有著自我的『value』(價值觀),以及『vision』(願景),這是我希望大學教育可以實現的內涵。」
「因為大學教育所觸及的領域是廣泛的,所以我有機會與各學科接觸」,張校長愉悅地表示:「最近我正在看設計方面的書籍,對於設計及藝術也產生了以前從未想過的觀念,竟然奇妙地發現,有關行政的學問真的是一門藝術;很感謝有機會能夠擔任校長的工作,因為校長的職分讓我有了最佳的學習途徑」,張校長繼續說道:「學術研究方式裡有分質性與量化研究,身為校長,每天都在做質性研究裡的『interview』(訪談),所以真的是邊做邊學習」,「還有,以前看聖經裡頭談到『要愛你的仇敵』,從前無法認識這個觀念,但是現在真切地發現,這實在有其中的道理」,張校長爽朗地笑著說:「因為自己在實作中確實發現到,必須學習以超脫的方式來處理對自己有意見的人,否則事情真的會做不下去了」。張校長的直率與真誠,由他的話語中可見一斑。
「我認為研讀科學的這個背景,讓我的知識好比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並且讓我的視野能夠看得更遠」,張校長如此描述自身所學運用在教育工作之方式,「每個人都有各自特殊的稟賦,因此,在現代來說,團隊工作更形重要,每一個體都有他的價值,惟人的才氣有高下之分」,他形容著:「以物理中的彩虹作為比喻好了,這就好像圖譜的概念,紅橙黃綠藍靛紫有其各自不同的位置」,張校長笑語道:「因此我也強調,教育應該是針對學生不同的需求來設計,如同各取所需的概念,各大學應該大力發展自身的特色;再更細微地說,同一系的學生們也可以獲得不同的培養。」
■師者風範,嘉惠青年學子
回想起在美國進修碩士學位的時候,當時所上有八位教授,當教授們沒有課的時候,他們一定是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所以學生隨時有問題都可以找得到教授討論,「八位教授的辦公室是一整排的,玻璃隔間的設計,讓學生一眼望去就能看得到教授的身影,他們就好像在辦公室上班一樣準時工作」,張校長回憶道,也深深感佩於教授們自我要求的嚴謹;由於有問題皆可輕易找到教授研究,是故解題能力大大提升,讓學習的基本功更加扎實,此點讓張校長受惠良多;反觀國內的高等教育,較不重視教授親自指導學生解題的能力,此點也讓張校長頗有感觸。「此外,『動手做實驗』也是我在國外學習到的一項重點」,張校長說道:「臺灣對於實驗的學習與操作,很類似食譜的感覺,每個步驟都寫得很詳細,然而,國外的實驗常屬於開放性的實驗,通常只出現題目,至於要用什麼方式進行實驗,較多的內容與程序是由學生發想與規劃的,這正是一種學習的好機會」。因為這些學習歷程與專業訓練,讓張校長在自我的專業上更為深耕,也一併啟發了學習的視野。
至於四年的博士進修生涯,張校長認為無論是課程設計、教學內容,以及學術工作方面的訓練,都有著極佳的整合,整套系統化的學習下來,對於自己獨立研究能力,或是學術批判思維的形塑,都得以建立良好的成長歷程,這是張校長感到最大收穫之處,「到了博士階段,開始參加研討會,遇見許多前輩,除了眼界大開,想向他們學習效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覺得自己屬於某種『社群』,同時也訓練了自己的國際觀」,張校長如此回溯當時的心境。
身為國內三所師資培育重鎮之一的彰化師大張惠博校長,希望叮囑教師在教學上一定需要有「熱情」,方能引領學生進入知識的寶庫,「雖然不諱言國家與社會都可能給教師限定了許多框架,但是仍舊冀望教師們能夠自我突破,不受環境所限」,他表示:「教師唯有樂在教學,那麼這項工作才會是無上的喜悅」。以科學來說,其實,在學校裡是切割成許多科目,如理化、生物、地科等等,亦即,系統的科學學習,實由不同的教師分科為學生開啟科學之窗,倘若教師可以運用活潑生動的方式來融入課堂,則學生才能真正長久吸收,甚至終身記憶,培養出帶著走的能力,例如:生物科可以使用人體教具,使學生對身體的知識更巨象;又或以鳥類喙部的形狀,來理解其攝食的食物、判別所屬的種類、以及所棲息的樹林型態等等;而物理科則能夠運用實作的方式,如水火箭的製作與施放,來讓學生順利學習到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不過,在做實驗的部分,我還是希望教師不妨多用開放性的實驗模式,去除步驟式的按圖索驥或照本宣科,而是多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可以探究如何運用自身的知識來進行,教師則是在一旁進行適度的提醒,如此學生在完成之後,將會產生高度的成就感」,張校長分析道:「要特別注意的是,千萬別以繁重晦澀及僵化的方式,抹煞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當然,基本功或是訓練有素的科學知能還是必須培養的」。
■卓越教學,精進校務願景
目前,擔任近兩屆彰化師大校長,歷時六年餘的張惠博教授,對於治校,可以說有著相當完整的藍圖與願景,放眼國內大學,具有如此豐沛能量與明確目標的校長尚屬不多見。張校長將彰化師大的校務約略分為幾個層面來推動,包括:師資培育、學術推廣、校務發展國際化、鼓勵外國學生至本校留學、國家教育政策,以及學校未來發展等六大項,其中極具新意的實際內容包含有:數位教材與網路課程、成立學校出版部門鼓勵師生出版書籍、加強產業結合互動、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並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落實師資培育的專業性等。目前有關國際交流部分已卓然有成,並已於馬來西亞設立境外學分班,今年有二十位的學校行政碩士班畢業生,針對這些學生階段性的成就,張校長深表欣慰,也相當看好臺灣站穩華人地區菁華文化的重要地位;實際上,前述這些成效在馬來西亞的華社,已被清楚的看見;今年更增加了輔導與諮商碩士班,以及學校行政碩士班第二期。
針對彰化師大的未來發展方面,用人唯才、學校穩健轉型與學術間跨領域的結合應用,都是張校長精進校務的重點。在國內大學持續出現整併、校際合作、升格等各異的生態中,張校長希望能夠讓彰化師大與時俱進,抓穩改革的契機點;同時,除了強化學校原有的師資培育功能外,再聚焦出專屬於彰化師大的特色,讓彰化師大突破原有格局,發展為文、理、工、教育、管理等兼備的綜合大學,這是張校長將彰化師大徹底剖析之後,所訂出的中長期校務發展目標。
「如果有機會來到彰化師大走走,一定會發現學校變得不一樣了」,張校長的臉上滿是快慰與雀躍的神情,「每個人都說彰化師大變漂亮了」,張校長很開心地說。從前沒有感覺到建築物或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性,但是為了重整各系空間,才發現到部分原有的老式風格校舍須重新改建,使師生能有煥然一新之感,所以縱然學校須支應各項的開銷,張校長仍努力在有限經費的使用下,為彰化師大進行了整裝工程,重新再造彰化師大的一景一物,歡迎各界朋友一同前來校園,欣賞彰化師大美景,享受嶄新的師大活力,「精緻設計與美感生活的道理,我正在慢慢學習之中」,兼有理性科學的冷靜與溫柔敦厚的人文情懷,這就是張惠博校長無窮的行動力之源。
後記:校長的採訪是小女警生產完之後的第一個復出之作,校長平易近人又充滿智慧的言語,令閉關已久的小女警如沐春風,在彰師大讀書時,當時的校長並非張教授,不過輾轉進入職場的女警,可以以這種方式遇見校長人物的高度,真是有福氣,希望小女警也可以如校長所勉,早日為國家社會貢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