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林榮耀院士為台大所申請購置的新型分離機 使得同學們的實驗研究得以更專業有效率
科學研習月刊101年1月號 科學家的科學路專欄
走過醫學半世紀:林榮耀
■至高醫學殿堂
放眼國內大學各類組的第一志願,幾乎都落在台灣大學裡,而提到第三類組的第一志願--台大醫學系,更是許多學子心中鎖定的最高殿堂。擁有國內第一頭銜的系所,不免帶有令人想一窺堂奧的神祕氣息。而此處,有一位奉獻服務已超過半世紀的教授,帶領過無數的醫師幼苗,為醫界作育英才。這位教授即是林榮耀教授,一位可敬又熱心教育的生命科學領域先驅。
台大醫學院坐落於台北市仁愛路,屬於台大系館中較新穎宏偉的建築風格,與總校區部分仍使用陳舊校舍的系所,氣氛大有不同。林榮耀的研究室位於九樓的分子生物研究所中,進行專訪之前,林榮耀還在研究室忙著指導研究生的實驗內容,逾七十古稀之齡的他,著重養生,因此本人比實際歲數年輕許多,皮膚光滑神采奕奕,林榮耀忙著呼喚筆者前往會議室稍坐,腳步快速的他,不禁讓後生小輩欽佩起教授的體力與對工作的熱愛程度。
若稱林榮耀為國內生物醫學界的重要前輩,著實一點也不為過。大學進入台大就讀藥學系的他,謙虛地表示自己是到了大學才萌生確認了未來想投身的方向。林榮耀說:「當時大一與大二的課,都是在校本部修習的,大三的課於醫學院修基礎醫學的課程,是與醫學系、醫技學系、護理等系的同學一起修的,學習一些有關生理、藥理、細菌與生化等的學問」,他繼續說道:「有機與無機化學的課,則是與化學系及農化系一起上;而數學類如代數等的課程,就會與數學系一起修課」。強調這是台大醫學院裡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方式,林榮耀也十分感謝學校裡的各式資源,讓有心研讀的學生,完全能夠浸淫在知識的寶庫中。
回想起這些已經將近六十年前的大學生涯,林榮耀仍能如昨日般悉數著許多的細節,讓人驚嘆他的智慧腦力。「從前高中的學習很難能作到許多實驗,所以當大學的各類課程可以提供眾多的實驗機會時,我的完全被吸引住了」林榮耀回憶地繼續說:「大一在普通化學及生物課做實驗時,有機化學領域裡需要練習製作合成結晶、化合物等的技術,在顯微鏡下看著自己的成果,覺得非常有成就感」。也就是這樣,有著一雙扎實的實驗工夫巧手的林榮耀,便對這些課程湧現出無窮的學習動力,因而造就他未來的研究之路。
隨後,大二與大三的暑假便都跟著教授在實驗室裡鑽研,漸漸地,與實驗操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對於製成各式各樣的化合物都充滿了興趣。大三的時候,修習有機化學這門學科的藥學系學生,還會被分派到藥廠、醫院等處實地見習,讓林榮耀體會到所學與實際的互相結合,而千變萬化的化學世界,也讓他沉醉其中。
■實作激發興趣
在系上會議室受訪的林榮耀談到此,指著牆上高掛的台大醫學系各任系主任照片裡,第一、二任系主任董大成與林國煌教授:「就是這兩位教授,對我的學習之路影響甚深」。回憶起當年,林榮耀說這兩位教授對當時還只是大學生的他們,就使用了研究所才有的開放式教學,「教授每次只會訂出一個題目,要用哪種方法解答則完全由學生自行構想」,林榮耀這麼說道:「這種全新的上課方式,讓我感受到與高中那種填鴨式學習完全不同的視野,第一次有種獨當一面的學習體驗。」
就在大三的時候,系上接到當時台灣省衛生所(現行政院衛生署)的一件委託檢驗,內容是有關醬油廠商擬推出一款含有銀合歡種籽抽取液的醬油,欲向衛生所申請發售許可證,廠商製作的方式是待醬油發酵完成之後,加入銀合歡的種籽抽取液,使得醬油在香氣上變的濃郁,也同時能提升濃稠度。不過因為這是獨創的配方,衛生所也尚不知這項產品是否安全,因此希望台大可以進行檢測試驗。林榮耀當時正是這個團隊的成員,林國煌教授也放手讓他去嘗試這個案子,他左思右想之後,決定使用分離萃取的方式提來提煉出結晶物一種胺基酸mimosine,再將結晶餵食給老鼠進行測試。幾週後,受試的老鼠出現了掉毛的癥狀,雖然不屬於毒性明確的檢驗結果,但是最後仍決定不予核發執照。就是這樣一步步的邁進,林榮耀朝著生物醫學的研究方向也益發明確。
隨後進入生化研究所碩士班,教授又指派了一項題目給他,就是有關幼童出現吃了蠶豆產生血尿的現象,在當時醫界對「蠶豆症」病因未知,因此在第一線臨床上不時發現的這個病徵,也成為了林榮耀試探研究的新題,仔細檢測後,發現問題出在紅血球,患有蠶豆過敏的幼童,食用蠶豆後,豆中含Vicine及Divicine,會使其紅血球崩解,造成溶血症狀。接二連三將的研究題目利用實驗方式著手解出,讓林榮耀感受到無比的成就感,也興起了出國深造的念頭。民國49年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生化研究所的林榮耀,於是就在當時國科會積極鼓勵學者出國進修的政策下,林榮耀也受到加州大學李卓皓教授的推薦,遠赴美國,成功申請上一流名校加州柏克萊大學(UC Berkeley),選擇病毒研究所(不久改成分子生物研究所)攻讀博士學學位。
■留學的時光
雖然國科會的補助只有兩年的獎學金,但是林榮耀仍然心無旁騖地鑽研在研究之中,他說:「那個時代,正逢Dr. Stanely研究出小兒麻痺的疫苗,他也因此獲頒諾貝爾獎,還有Dr. Watson 與Dr. Cric英美學者聯合研究,成功解出DNA物質,讓整個醫學界都有研究風氣躍升的空前絕後。」也是因為如此,所以當時林榮耀由Dr. Fraenkel-Conrat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指導以M-S2(一種大腸菌RNA病毒)作為研究題目,對純化病毒及其殼蛋白以及分析其結構有心得,常常工作至凌晨甚至天亮,廢寢忘食。
說起這一段日子,林榮耀笑說:「因為最資淺的研究生,只能在研究員、教員等人都用完貴儀實驗室重要設備如超高速離心機之後,才能使用這些設備。柏克萊的實驗室非常頂尖,當時就擁有約二、三十台超高速離心機,讓需要做實驗的我們不虞匱乏。所以在教員與博士後研究員都回家了的入夜時分,我就可以盡情的做自己的實驗,幾乎都是工作到半夜」,林榮耀回想著在美國的求學生活,開懷地笑說:「那般深夜裡的寂靜校園,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常能見到一對對在黑夜裡黃色晶亮的大眼睛,仔細看才發現是野生的鹿晚上出來活動了,久而久之,連巡邏的校警都知道我這號人物,總是會在執勤時特別跟我揮手點頭」畢竟這麼晚還會在校園活動的人也不多」。
如此比別人多上一倍研究時間的林榮耀,以驚人的三年半時間於民國56年即順利取得分子生物哲學博士的學位,旋即返國繼續於台大服務,同年便升任為副教授,再於民國61年正式成為教授,於67年始接任台大醫學院生化所所長,民國73年所長卸任後,75年更成為行政院國科會生物處處長直至民國80年止。步步走來非頂尖不為的林榮耀,從沉浸在自身的研究世界,到春風化雨的誨人不倦,再到改革創建國內科學教育的各項系統及制度,林榮耀將自己的能量不斷擴大,為的就是為台灣的科學學習環境貢獻一份心力。
■學術的專業表現
由美國返國後,林榮耀即持續研究抗癌蛋白質方面的議題,更是首位發現雞母珠及蓖麻子抗癌蛋白,此篇論文於民國59年發表於重量級的國際科學期刊〈Nature〉,能夠獲得〈Nature〉刊登的文章皆是具有高度學術價值的研究,以現今標準來看,能獲刊登已屬殊榮,更遑論近半世紀前的台灣學術研究論壇了。林榮耀說:「常聽人說吃靈芝對身體有種種益處,因此接下來我就把研究對象轉到菇蕈類的植物。」結果這個靈感,讓他在民國62及63年間成功發表了「分離草菇毒蛋白及金針菇免疫蛋白」一文再於〈Nature〉登載,令林榮耀在當時尚屬國際新興領域的的抗癌研究,再添重要貢獻。
目前為止已發表超過150篇的論文,最後更於民國85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目前已有三位指導過碩士班學生獲國內院士,及一位大學校長,而在國科會服務的期間,他也建立了一套發表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的質量審查計畫或代表作的標準,也因此奠定了國內審查計畫的固定模式,大大提升了台灣學術研究的水準與品質。林榮耀說:「在美國跟著教授研究時,覺得眼界大開,也見習到很多學術上的精進方法,所以也興起了要對台灣學術領域改革的念頭。」現今國科會的學術研究,也因而步入具透明公平的品評方式,讓國科會的補助對象或是各項計畫,皆能呈顯一定品質並具專業公信力,並提升國內學術研究水準。
■科學教育的扎根者
在頂尖的學術研究上,林榮耀的努力貢獻不勝枚舉,而另一方面在國內科學教育的推動上,他更可以說是培育年輕科學人才的總舵手。自民國82年科教館將中學科展正式獨立出國際科展(Taiwan International Science Fair, TISF)起,林榮耀一直擔任評審委員團的總召集人,也是赴美國參與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Intel ISEF)台灣代表團的總指導教授。各級全國科展是科教館全民科教的核心推動業務之一,其中又以台灣國際科展為國內有志朝向科學發展學子的標竿賽事,能夠獲頒獎項皆屬一時之選,而評審委員更會從中挑選出國比賽的代表,往各國的科展參賽並取經,十多年下來,已經培育出多位優異的學子,林榮耀說:「我建議教育部應將這些在國際獲獎的學生賦予資優保送國內大學的資格,爾後這項制度就也這麼建立了,而在一次的機會中,我也向時任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建議應提供這些學生若選擇就讀國外大學可申請八年計畫由學士到博士一年一萬美金的獎學金計畫,以免這些優秀人才盡被國外網羅而不再返國貢獻,雖然各方意見不一,但是杜部長仍贊成並促通過這個計畫,目前一共有八位同學正在這個計畫補助下赴美MIT、STANFORD等大學進修」,林榮耀又補充道:「我常說,這些受獎學金補助的學生,只要有一個有回到台灣服務的話,這些補助經費就值得了」。
每年都帶領學生前往競爭激烈的美國英特爾國際科展比賽,再訓練與培育參賽代表時,與到了美國一起衝鋒陷陣,歡笑淚水與共的林榮耀,對於這項工作至今仍熱愛不減,他說:「帶著學生看著他們一步步成長,見到台灣的科教環境也因此慢慢進步,真的讓我非常熱衷也極有成就感」。也因此,許多受過他培訓出國比賽的學生們,在革命情感的洗禮之後,都會親暱地人前人後喊他「爺爺」,以表示對這位前輩級教授的敬重與愛戴。
在狂熱地投身工作這麼多個年頭下,林榮耀表示,最辛苦也最感謝的就是自己的內人,說到這裡,話鋒嚴厲一絲不苟的他,卻出現了點點溫柔在眉梢。林榮耀說,在剛由美國返國服務時,夫人起初在深夜裡屢等不到他的情況之下,只能無助地領著四個娃兒到警局報案深怕丈夫出事了,後來才曉得林榮耀又在實驗室裡做到忘我的程度,當時白手起家的他,家無長物,一段時間後,才終於能節用好幾個月的薪水添購一台電話,與夫人可以互通聲息免除不必要的擔憂。林榮耀說:「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假日的時候和內人開著車,到外面餐廳吃吃東西,享個清閒,算是補償她的辛勞」。這般體貼柔情又嚴謹不苟的絕妙平衡,就是林榮耀這位爺爺教授所展現的多方面長才,讓後生晚輩可以見到理性科學與人文情懷的兼容並蓄,共生於這位科學前輩的身影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