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館科學研習月刊
101年10月科教論壇特輯
科教館館長(左)與方力行(右)於專訪當日
|
■深烙的海洋魂
方力行,一個在國內科學界與博物館界絕對不陌生的名字,原先工作滿檔幾乎無法約到本次專訪的時間,然在本館館長朱楠賢的再三熱情呼喊下,已由公職退休的方力行終於首肯。專訪這天,這位知名的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館長與本館朱館長也趁機會好好交流了一下館務經驗,遠遠趨近訪談地點,便可依稀聽到那一陣陣精神抖擻的談笑風生,如此開朗颯爽的音量,正來自於方力行;一位誕生自海洋的大夢想家。
命運似乎總幫著方力行這隻活力大魚,安排了最大的迴旋半徑,讓海底仰望的莘莘後輩小魚們,在波光粼粼的水域裡,一次次看到他陣仗浩大地潛游、再全力昇浮、又再度緩緩潛降,每次都吸引著眾人的目光,更讓方力行交出亮眼的成績。
在進入醫學院毫無問題的聯考成績下,卻只在志願卡上填了15個與自然及海洋相關的科系。讓原先以為長孫可以當醫生的祖母,悵然所失,不過方力行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在哪裡,因此得其所哉地,進入台灣大學動物系漁業生物組就讀,一腳踏上了海洋的國度。
■每一次都要「做自己」
1974年方力行台大畢業後,鄧火土教授推薦他到日本工作,這份月薪二萬將近十倍上班族收入的好機會,卻不受他青睞,方力行反而到中研院當研究助理,月領兩千七百,只因為可以成為臺灣第一批的潛水伕。這份工作的危險,完全沒有令方力行萌生退意,他皮夾中長年備妥著的器官捐贈卡,表明了他對水下職志的全然熱愛。
■再次轉彎,深入南台
當中山大學的海洋學院漸入軌道之際,1991年教育部計畫於臺灣成立一所海洋科學博物館,時任部長毛高文,希望延請方力行著手籌畫。這個空前的任務,又是需要從零開始,喜愛挑戰的方力行長考三天,在父親及五位高中好友的期許下,答應接下海生館籌備處主任的工作,也因此他從高雄西子灣,再度轉進到更為偏鄉的屏東車城;一個當地加油站一天只有6台車流量的小地方。
海生館館舍的籌建,也是一件臺灣博物館界的重要營運經驗,作為台灣超大型水族缸建造及活體營運的首例,期以世界級館所的雄心創建,於是以50億預算準備進行國際公開招標案,亦開當年風氣之先,不僅預算之高破了紀錄,而為了館舍硬體品質齊一,堅持採行統包招標的方力行,所招致各方威嚇黑函的數目之多,曾令時任教長郭為藩為之捏把冷汗,問他要不要看看這些黑函內容,但是方力行想想,出人意料的回答說:「我不看。如果內容是事實,那麼我知道的還更清楚,本該負責;但若全是子虛烏有,那麼我看了會更生氣,這樣事情是不是不要做了?」
■衝破公務藩籬
如今說來,方力行相當感謝當初部長肯讓他放膽一搏,才有今日海生館的成果,但海生館的多舛僅只於此嗎?當然不然,這份國際標案的廠商技術服務費用最初提報為15%,但當時全台曾發包過達6億預算的招標案也只能收取3.5%,方力行在忖思之後,一邊回頭與廠商議價,一邊著手親寫公文上陳行政院,敘明事由後,報請政院希望專案處理,最後方力行將服務費議到11.99%,政院方面也慨然應允。當然這件事因為衝擊國內營造業生態,又造成一波抗議與黑函潮,不過海生館最後不但在預算內按時完工,而且工程品質還屢獲國內、外大獎,方力行說:「相信這絕對是『祖上積德』,還有『好兄弟們』的協助才能辦到!」
後來在第二名廠商KCMI的協助下完成這個國際標案,順利於2000年開館,方力行也成為首任館長。他實事求是的治館態度,以及首次施行的文教OT,BOT案,再讓他的黑函滿天飛。原因在於方力行為了進用一流的研究人才入館服務,詳實規定館員及研究人員的年度考核與評鑑方式,若有未達標準者則於輔導觀察後,協助他另謀高就,這個制度,使得一般人對社教館所「類公家」的鐵飯碗概念全盤推翻,也讓海生館得擁一時之選的人才而用之。
■以海生館作為世界第一
此外,為了深耕館務、暢通館員的升遷管道,方力行又創館所與東華大學合設研究所的首例,讓博物館的資產可成為大學師生珍貴的教材,讓大學師生可成為博物館進步的動力及人才庫,更讓館中的研究員在名望和實質上,與大學教授並駕齊驅。方力行說:「因為法規規定館所以教育人員聘用的『館長』,一定要擁有大學級教授及教育行政職經驗做基本條件,有了這個制度,館內優秀的同仁就有了願景與機會」
海生館還有許多創新的做法,例如與中央大學合作成立天文觀測台,讓這個館能日夜都不止息的運作,建立「夜宿海生館」,讓親子兒童,有安安靜靜和海洋生物相處的機會,「海洋小學」與「海洋種子教師營」,讓海洋知識的傳播,不再受館舍空間的限制,而來自國外超過十五所大學、研究機構的訪問教授與交換學生,早已證明台灣海生館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了。
卸下了公務身分的方力行,可以作的領域更加寬廣,目前積極參與各項國際科學計畫的執行,擔任公益性質的社服工作,也得以更有效的推動兩岸的科學交流,今年初甫出版的《零下任務》一書,就是在他促成下,藉由兩岸的合作,將臺灣的頂尖科學家送上南極,進行研究工作的紀實。未來方力行也將以自己在珊瑚研究、臺灣水域與海洋生物的厚實田野經驗等,持續在國際為臺灣營造能見度,他的海洋大夢,也將永無盡頭。
延伸閱讀:
1.《人魚:我的水裡人生》,方力行,2010,時報出版
2.《零下任務:臺灣科學界第一次南極長征》,科學家合集,2012,時報出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