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水面,兩個世界:方力行


科教館科學研習月刊
101年10月科教論壇特輯

科教館館長(左)與方力行(右)於專訪當日
 
 



■深烙的海洋魂

方力行,一個在國內科學界與博物館界絕對不陌生的名字,原先工作滿檔幾乎無法約到本次專訪的時間,然在本館館長朱楠賢的再三熱情呼喊下,已由公職退休的方力行終於首肯。專訪這天,這位知名的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館長與本館朱館長也趁機會好好交流了一下館務經驗,遠遠趨近訪談地點,便可依稀聽到那一陣陣精神抖擻的談笑風生,如此開朗颯爽的音量,正來自於方力行;一位誕生自海洋的大夢想家。

 骨子裡天生流著動人的橫逆血液,讓方力行在人生的每一場十字路口,都留下了精采的軌跡,而生命也屢屢出現了特殊的風景,成為方力行源源不絕的故事源頭,使天生擁有說故事的稟賦的他,總是環繞在聽者的連連驚呼聲中,營造出專屬於方力行的核心魅力風采。

命運似乎總幫著方力行這隻活力大魚,安排了最大的迴旋半徑,讓海底仰望的莘莘後輩小魚們,在波光粼粼的水域裡,一次次看到他陣仗浩大地潛游、再全力昇浮、又再度緩緩潛降,每次都吸引著眾人的目光,更讓方力行交出亮眼的成績。

 在台北成長的方力行,卻鮮少停留這個城市,或許就是他這種華麗迴旋式生命的命定形式。父親在戰時改入黃埔軍校,後隨國民政府來台安頓,擔任了公務員,理當提供給方力行一種安穩平靜的生活樣式,然而生來率性的他,卻從來沒有過著這樣的日子。小學二年級起,便每週跟著父親到河邊釣魚,讓原本對水陌生的方力行,到現在的水中蛟龍,生命有了半圈的大轉彎。

 當時與父親一同在各種水域裡的釣魚經驗,在方力行的心中潛移默化,種下了日後他進行海洋生物的研究種子。就讀建國中學高二升高三時,同學們都忙著為升學考試做準備,只有方力行跑去參加救國團首次舉辦的滑水研習營,讓他徹底地認識了水性與水中動作的掌握,喜愛冒險的他,在滑水營裡結識了教練與同好,更在日後的人生旅途分別與這些人再現交集,也因為這次的經驗,讓他重新省思將來的路,沉悟後,認為可能還是需要仰賴學識的積累,方能如父親所言,為「國家未來」作出大貢獻,便下定決心在學業上努力衝刺,才能順利開展海洋之志。

 
■棄醫投身「養魚」工作

在進入醫學院毫無問題的聯考成績下,卻只在志願卡上填了15個與自然及海洋相關的科系。讓原先以為長孫可以當醫生的祖母,悵然所失,不過方力行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在哪裡,因此得其所哉地,進入台灣大學動物系漁業生物組就讀,一腳踏上了海洋的國度。

 「父親從小便跟我們說,近代中國的衰弱,就是因為海事不振造成的」,方力行回憶道:「因此讓臺灣發揮海洋實力這個抱負,似乎也一直隱含在我的腦海裡」。為此,方力行在台大讀書的日子格外起勁,一方面因為是自己的熱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實踐理想。

 在大學的寒暑假裡,方力行的腳步不曾停歇,在當年水產試驗所鄧火土所長栽培下,行遍全國各個水產試驗所,找尋實務工作經驗的機會,如果所中不需要助手,他仍會主動留下來志願幫忙,晚上自備衣物與蚊帳住在所裡,簡陋的環境,讓他時常被兇猛的蚊子攻擊得體無完膚。為了物盡其用,方力行還會撿拾漁場裡被淘汰的魚蝦,和著麵粉糊乾煎,便解決了一餐。這麼有趣的日子,讓方力行樂此不疲,這樣的生活條件,卻是時下年輕人所無法想像的。

 

■每一次都要「做自己」

1974年方力行台大畢業後,鄧火土教授推薦他到日本工作,這份月薪二萬將近十倍上班族收入的好機會,卻不受他青睞,方力行反而到中研院當研究助理,月領兩千七百,只因為可以成為臺灣第一批的潛水伕。這份工作的危險,完全沒有令方力行萌生退意,他皮夾中長年備妥著的器官捐贈卡,表明了他對水下職志的全然熱愛。

 不久後因緣際會下,方力行考取了公費留學,並得到美國加州大學的入學許可,於1978年開始在聖地牙哥校區進修,由碩士一路到博士,完成了海洋研究院海洋生物化學的學位。1982年取得博士資格的方力行,在台美關係交惡的大環境下,許多學人都決定滯美發展時,方力行卻決定返台服務。其實當年美國方面已有教學工作的授予,而擁有電腦資訊學位的夫人,在美國更是前程似錦,因此願意選擇回到臺灣,絕對是因為方力行內心深處的使命感所致。

 在臺灣多所大學的力邀下,無論台、清等一流學府,包括中研院都大表歡迎,但是方力行再度作出驚人之舉,這一次,他選擇了位於高雄、甫創校不久的中山大學,希望親手參與中山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海洋學院,方力行說:「我認為臺灣的南北教育資源需要平衡,正好中山需要創設海洋學院,覺得自己能夠發展的空間很大」,於是,擁有過人膽識的方力行,便投身在南台灣的懷抱裡。

 

■再次轉彎,深入南台

當中山大學的海洋學院漸入軌道之際,1991年教育部計畫於臺灣成立一所海洋科學博物館,時任部長毛高文,希望延請方力行著手籌畫。這個空前的任務,又是需要從零開始,喜愛挑戰的方力行長考三天,在父親及五位高中好友的期許下,答應接下海生館籌備處主任的工作,也因此他從高雄西子灣,再度轉進到更為偏鄉的屏東車城;一個當地加油站一天只有6台車流量的小地方。

 「當時有關海生館的基地位置考量,全省一共有26處申請」,說起建館的點滴,神色飛揚的方力行,完全展現他天生說故事能手的風采:「其中也有緊鄰中山的旗津基地可選擇,但是我建議了最偏遠的車城基地」。這個連當地人都大吃一驚,萬不看好的決定,是出自甚麼思維?方力行表示,如果建設一個館需要破壞自然環境、大興土木才能完成的話,實對生態百害無一利,而車城基地原為靠海的亂葬崗,「既然這塊地無法再為他用,那麼如果可以人為的力量作良善的改變,這樣才是人類之福」,方力行如是說。

 勘查之初推估有二千多門的墳墓,到最後完成移葬的統計,骨骸竟是三千五百多具之多,其中更有早自清領時期的遺骸,方力行笑語:「海生館可以營運有成,應得自於土地公及好兄弟們的庇佑吧」,長達近十年的建館期開始,到開放參觀後,繪聲繪影的鬼魅之說未有間斷,不過「祖德流芳」的方力行,不曾發生過特殊事件,卻只有「疑似」得自好兄弟們助益。

海生館館舍的籌建,也是一件臺灣博物館界的重要營運經驗,作為台灣超大型水族缸建造及活體營運的首例,期以世界級館所的雄心創建,於是以50億預算準備進行國際公開招標案,亦開當年風氣之先,不僅預算之高破了紀錄,而為了館舍硬體品質齊一,堅持採行統包招標的方力行,所招致各方威嚇黑函的數目之多,曾令時任教長郭為藩為之捏把冷汗,問他要不要看看這些黑函內容,但是方力行想想,出人意料的回答說:「我不看。如果內容是事實,那麼我知道的還更清楚,本該負責;但若全是子虛烏有,那麼我看了會更生氣,這樣事情是不是不要做了?」

 

■衝破公務藩籬

如今說來,方力行相當感謝當初部長肯讓他放膽一搏,才有今日海生館的成果,但海生館的多舛僅只於此嗎?當然不然,這份國際標案的廠商技術服務費用最初提報為15%,但當時全台曾發包過達6億預算的招標案也只能收取3.5%,方力行在忖思之後,一邊回頭與廠商議價,一邊著手親寫公文上陳行政院,敘明事由後,報請政院希望專案處理,最後方力行將服務費議到11.99%,政院方面也慨然應允。當然這件事因為衝擊國內營造業生態,又造成一波抗議與黑函潮,不過海生館最後不但在預算內按時完工,而且工程品質還屢獲國內、外大獎,方力行說:「相信這絕對是『祖上積德』,還有『好兄弟們』的協助才能辦到!」

 海生館籌建案在最有利標的執行下,方力行發現,與第一名得標美國廠商在幾次的互動中,感覺到對方無法配合設計進度及國內的會計制度,乃決定解約改換第二名廠商承作,這又是另件非同小可的事。因為前廠商在美勢力龐大,方力行欲以解約時,廠商找了時任駐美機構來關心,甚至聲稱這件事將影響我國採購F16戰機的權利,並揚言上國際法庭處理。這般由教育文化波瀾盪漾到國防外交的海生館歷史,誠可謂空前絕後,然而方力行不為所動,更回了封信給駐美代表,說明籌備處的法理立場,並請協助處理涉外事務,最後這次事件以總統府來函,表達關切後收場。

後來在第二名廠商KCMI的協助下完成這個國際標案,順利於2000年開館,方力行也成為首任館長。他實事求是的治館態度,以及首次施行的文教OTBOT案,再讓他的黑函滿天飛。原因在於方力行為了進用一流的研究人才入館服務,詳實規定館員及研究人員的年度考核與評鑑方式,若有未達標準者則於輔導觀察後,協助他另謀高就,這個制度,使得一般人對社教館所「類公家」的鐵飯碗概念全盤推翻,也讓海生館得擁一時之選的人才而用之。

 

■以海生館作為世界第一

此外,為了深耕館務、暢通館員的升遷管道,方力行又創館所與東華大學合設研究所的首例,讓博物館的資產可成為大學師生珍貴的教材,讓大學師生可成為博物館進步的動力及人才庫,更讓館中的研究員在名望和實質上,與大學教授並駕齊驅。方力行說:「因為法規規定館所以教育人員聘用的『館長』,一定要擁有大學級教授及教育行政職經驗做基本條件,有了這個制度,館內優秀的同仁就有了願景與機會」

海生館還有許多創新的做法,例如與中央大學合作成立天文觀測台,讓這個館能日夜都不止息的運作,建立「夜宿海生館」,讓親子兒童,有安安靜靜和海洋生物相處的機會,「海洋小學」與「海洋種子教師營」,讓海洋知識的傳播,不再受館舍空間的限制,而來自國外超過十五所大學、研究機構的訪問教授與交換學生,早已證明台灣海生館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了。

卸下了公務身分的方力行,可以作的領域更加寬廣,目前積極參與各項國際科學計畫的執行,擔任公益性質的社服工作,也得以更有效的推動兩岸的科學交流,今年初甫出版的《零下任務》一書,就是在他促成下,藉由兩岸的合作,將臺灣的頂尖科學家送上南極,進行研究工作的紀實。未來方力行也將以自己在珊瑚研究、臺灣水域與海洋生物的厚實田野經驗等,持續在國際為臺灣營造能見度,他的海洋大夢,也將永無盡頭。

 

延伸閱讀:
1.《人魚:我的水裡人生》,方力行,2010,時報出版
2.《零下任務:臺灣科學界第一次南極長征》,科學家合集,2012,時報出版

 

 
 

 

 
 
 

 

留言